第十二章植物的微量元素营养与微量元素肥料PPT.ppt

第十二章植物的微量元素营养与微量元素肥料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二章植物的微量元素营养与微量元素肥料PPT

黄瓜缺锰:中、上部叶片的叶脉仍然保持绿色,而叶肉变成不规则的失绿黄化。 ??????????????????????????????? 西瓜缺锰:开花前,4-18片叶的叶脉间失绿黄化。 梨树缺锰:叶片灰暗,从边缘开始叶脉间失绿(上);苹果缺锰:大部分树叶失绿黄化,顶部幼叶没有老叶严重(左下);脉间黄化由边缘向中脉发展(右下) 大豆缺锰:严重失绿黄化,坏死;大豆的子叶有褐班,类似豌豆的“湿斑病”。下左为豌豆的“湿斑病” 大豆锰毒:从叶缘开始,叶脉间失绿黄化,接着出现褐色坏死斑 番茄锰中毒:茎和叶柄,特别是节附近,出现坏死损伤,叶子萎焉下垂。 五.植物的铁素营养 (一)植物铁的质量分数与分布 植物体内铁的含量一般为干物重的100~300mg/kg (干重) ,集中地存在于叶绿体中,叶片中含铁量最高,籽粒、块根、块茎较少。 植物体内,90%的铁分布在叶绿体,其余10%的铁存在于细胞质和含有血红素蛋白或铁-硫蛋白等的其它细胞器中。在叶绿体中主要存在于类囊体膜上(3/5)。 低于50 mg/kg可出现缺乏症状。桃、李、杏等果树和其它林木需铁较多,豆科植物、高粱和甜菜含铁也较高。 大多数植物的含铁量在100-300mg/kg(干重)之间,且随植物种类和植株部位而有差异。蔬菜作物含铁量较高,而水稻、玉米的相对较低。豆科植物含铁量比禾本科植物高。不同植株部位铁含量也不相同,如禾本科植物秸秆中铁含量要要高于籽粒。 植物体内铁的的含量和分布 铁是细胞色素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等 与呼吸有关的酶的成分。缺铁时,呼吸作用受阻, ATP合成减少,植物吸收养分的能力降低。 铁氧还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是电子携带体, 参与光合磷酸化作用,是豆科作物根瘤中豆血 红素的成分。 铁是形成叶绿素不可缺少 A 通过顺乌头酸酶影响δ-氨基-γ-酮戊二酸(ALA)的形成; ALA是卟啉环的前体; B 铁参与类卟啉原酶的催化反应,使类卟啉形成原卟啉Ⅸ; C 由Mg-卟啉Ⅸ单甲基酯形成原叶绿素酸酯也需要铁。 (二)生理作用 Fe2+是植物吸收的主要形式,螯合态铁也可被吸收,而Fe3+在高条件下溶解度很低,大多数植物都很难利用。植物吸收铁受多种离子的影响,Mn2+、Cu2+、Mg2+、K+、Zn2+等,它们与Fe2+有明显的竞争作用。当 Fe2+被根吸收后,大部分在根细胞中被氧化为Fe3+,并被柠檬酸螯合,通过木质部被运输到地上部。 铁是光合作用中许多电子传递体的组成成分 如细胞色素a、b、c(Cytb6)、铁氧还蛋白、铁硫簇等。 铁参与核酸和蛋白质合成 铁参与硝态氮的还原与豆科植物的共生固氮。 表 植物体内的含铁酶 线粒体、叶绿体 Cu 1 细胞色素a、a3、c、b、f等 微粒体 - 1 过氧化氢酶 微粒体 - 1 过氧化物酶 叶肉细胞质 Mo 8 硝酸还原酶 4S(4 FAD,4FMN) 4S、 2Mo、2 FAD 2S 2 ~ 4S、FAD、Vb6 4S 18或24S,2Mo 2S 其它辅基 4 ~16 亚硝酸还原酶等 4 黄嘌呤氧化酶 线粒体 2 ~3 乌头酸酶 线粒体 4~28 琥珀酸脱氢酶等 根瘤菌 4 铁蛋白 根瘤菌 18或24 固氮酶(钼-铁蛋白) 叶绿体 2 铁氧还蛋白 存在位置 Fe原子数/1分子蛋白 酶种类 处理 叶片含铁量 (μg/g.FW) 叶绿素含量 (μg/g.FW) 酶活性(相对%) 过氧化氢酶 过氧化物酶 +Fe -Fe 18.5 11.1 3.52 0.52 100 20 100 56 供铁对番茄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三)植物铁的缺乏与过剩 1、植物缺铁:首先表现为迅速生长的幼叶缺绿黄白化,叶面均匀失绿,而叶脉保持绿色。类似于缺锰,但无坏死斑点,双子叶作物网格花叶,单子叶条纹花叶。 高粱缺铁:新叶脉间失绿,叶脉仍然保持绿色,严重时,叶子几乎全部变白; 大豆缺铁:脉间黄化,严重时,整个植株白化; 棉花和马铃薯缺铁:脉间失绿,出现网状叶脉; 玉米缺铁:叶脉间呈现鲜黄色,顶叶和幼叶叶片黄化严重,继而叶片漂白,灼伤; 番茄缺铁:顶部叶片黄化,呈现网状叶脉,最后叶片由黄色和乳白色变成漂白色,失绿叶片半坏死;果实绿色,成熟时为橙色; 苹果缺铁:顶部新生叶片黄化,叶脉绿色,进一步发展,叶脉变成鲜黄色;有时有坏死区。 植物缺铁总是从幼叶开始,典型症状是叶片的叶脉间和细网组织中出现失绿症,叶片上叶脉深绿而脉间黄化,黄绿相间明显;严重缺铁时,叶片出现坏死斑点,并且逐渐枯死。植物的根系形态会出现明显的变化如:根的生长受阻,产生大量根毛等。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