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称谓及其定义新论.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物”称谓及其定义新论   摘要:文物是文化旅游的重要依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目前在“世界(文化)遗产”、“文化财产”、“文化遗产”、“有形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外来术语和“古玩”和“古董”等故有称谓的冲击下,“文物”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法定称谓已在很多情况下被“文化遗产”等取而代之。因此,它和文物本身一样面临所谓的“保护”问题。应焕发“文物”称谓活力,重新认识和定义为“文化事物”。主要包涵有(无)形文物、古生物化石等。   关键词:文物;称谓;定义;文化事物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7740(2010)01-0083-03      一、“文物”一词的历史考察    从我国历史文献看,文物一词最早见于《左传》,但在唐代以前的文献中其实是“文”、“物”两个词,指当时的礼乐典章制度。如《左传?桓公二年》记载:“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又如《后汉书?南匈奴传》有“制衣裳、备文物”之句。到了唐代,文物才真正合成为一个词,指前代的遗物,既包括可移动文物,也包括古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接近现代文物学/考古学的文物涵义。如唐骆宾王诗句“文物俄迁谢,英灵有盛衰”;又如唐杜牧诗句“六朝文物草连天,天淡云闲今古同”。但是,这时的文物不是国家通用性称谓,更不是法定称谓。北宋时,以带铭文的青铜器和石刻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金石学产生,它把自己的研究对象称为“古器物”或“文物”,这里的文物显然主要指可移动的青铜器和不可移动的石刻。有明一代和清代初期,主要沿用唐代就已经出现,后来逐渐流行并得以延续的方言称呼“骨董”,后来多写为“古董”。到乾隆年间,又有了“古玩”的称呼。“古(骨)董”、“古玩”仅限于可移动文物,指书画、碑帖以外的古器物。民国时,主要有“古物”和文物两种称呼。其中古物涵义拓宽,如1930年制定的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古物保存法》明确规定,“本法所称古物是指与考古学历史学古生物学及其他与文化有关之一切古物而言”Ⅲ。从当时的出版物可知,民国时期的文物一词主要指不可移动文物,如1935年北平市政府编辑出版了《旧都文物略》,同年还成立了从事研究、修整古建筑的“北平文物整理委员会”。在20世纪40年代的解放区,采用“文物”的称呼,主要指古器物和古建筑等,包括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新中国建立后,为避免古玩的“玩物丧志”之嫌,择用文物称谓,原来的古玩行也相应改称文物商店。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制定了《文物保护暂行条例》,1982年出台了《文物保护法》,文物及文物商店等名称就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下来。可见文物称谓是随历史而演化和选择的产物,文物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总体来看在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扩展。      二、“文物”称谓及定义国际上有所不同,我国应持续自己传统称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发起签署《佛罗伦萨协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通过的一系列有关文物保护的国际公约中,多将文物称为文化财产(Cultural Property)或文化遗产(cul-tum[Heritage)。日本将文物称为文化财。其他国家对文物的称呼也多有不同。  一般认为文物对应的英文为“antique”,过去只指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存,后来逐渐指历代和各地的装饰艺术,不论是宫廷的、资产阶级的还是农民的,均为文物。出于关税的目的,西方国家的法律对文物有多种规定。美国的许多法律案例将仅有六十来年的手工艺品作为文物。与文物密切相关的文物收藏,《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差不多是与历史记载同时开始,起初是保存于神庙的珍品。此外,美国《新标准百科全书》说一根由农夫削成的黄油搅拌棒也是文物。   我国2002年《文物保护法》第2条以列举的方式确定国家保护的文物范围。但它实际上并非文物的所有内涵,如未被确认为文物的民居等。也许正因为如此,本条第2款紧接着就是“文物认定的标准和办法由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制定”。  综上所述,国际社会的文物称呼可谓花开数朵,各表一支;其内涵由西方过去仅指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存扩大到现在指有形和无形文化遗产全部(如日本、韩国)。而我国目前的情况是《文物保护法》用文物这个称谓,但其他一些文本和口语中用“文化遗产(cultural heritage)”称谓,使“文物”这个称谓的使用范围和频次式微。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这半世纪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社会文物市场的出现和迅猛发展,使得文物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已经比建国初期更加丰富和广泛了。      三、现实须要重新认识和界定“文物”      笔者曾在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等实地调查中发现,文物监管品市场的一些物品被收藏者作为文物来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