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营养代谢病1PPT
脂肪肝综合征 又称脂肝病、脂肪肝出血综合征是产蛋鸡的一种脂肪代谢障碍性疾病,以肝脏肿大、脂肪过度沉积为特征。 病因 (1)肝脏内脂肪合成过多。 (2)肝脏脂肪转运发生障碍。 高温、缺少运动也是本病的促发因素。 在产蛋旺季,喂给过多的能量饲料,如玉米含量占76%以上,转入笼养,笼内活动范围小,运动量小,能量消耗减少,致使脂肪过度沉积。由于密度大、鸡只相互冲撞、挤压,加之扑捉、通风不良、高热等应激作用,容易诱发出血性脂肪肝。 据北卡罗拉多州学者报道,霉变饲料,尤其黄曲霉素,是诱发脂肪肝综合征的因素之一。 症状 鸡的外观健康,体况良好,体重通常增加25%~30%。体况极佳的鸡无前驱症状而突然死亡。表现鸡冠苍白,腹脂蓄积增多。 病理变化 因肝破裂而急性死亡的鸡,其冠、肉髯和肌肉苍白。肝包膜撕裂,肝表面和体腔中有很大的血块,肝包膜下可见小出血区。肝肿大,色泽变黄呈油污状,质地脆弱,脂肪大量沉积。严重脂肪肝呈白色坚硬,其它器官亦有脂肪浸润和变性。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切诊断可进行肝脏脂肪量的测定,正常产卵鸡肝脂肪量为25%~49%。在脂肪肝或FLHS时肝脂肪量可达60%~80%。 防治 合理搭配饲料,注意能量饲料(尤其玉米)的比例,供给富含胆碱和维生素饲料,如每吨日粮中可加氯化胆碱1kg,维生素E 10000IU,维生素B1 2.12mg,肌醇0.9kg。也有人主张将日粮的蛋白质水平提高1%~2%,每吨饲料加硫酸铜63g、胆碱550g、维生素B123.3g、维生素E 5500IU、DL—蛋氨酸500g。另外,要禁用霉变饲料,防止拥挤,加强饲养管理。 肉鸡腹水征 以腹中积聚大量浆液性液体和右心增大为主要特征。 常见于4周以上的快速生长的肉用仔鸡。 病因 本病的病因最主要的原因是缺氧引起肺动脉压升高,导致右心衰竭和腹腔积水。 1遗传因素 2环境因素 慢性缺氧或因需氧量增加而引起的相对缺氧是引发本病的主要因素。 3营养因素 饲喂高能日粮比饲喂低能日粮发病率高,饲喂颗粒料比饲喂相同日粮的粉料发病率高。 除上述致病因素外,还有人报道腹水症是由痢特灵中毒、猪屎豆中毒、食盐中毒、煤焦油类消毒剂中毒、莫能菌素中毒、一氧化碳中毒、日粮含油菜籽过量(油菜籽内富含有毒物质芥酸精酸)、脂肪中毒、无机磷缺乏、肺脏疾患或禽舍内二氧化碳、氨、相对湿度过高和尘埃过多等引起。 症状 患鸡精神沉郁,不愿活动,常斜卧,腹部皮肤发红,皮肤血管充血,羽毛粗乱无光泽,生长停滞,呼吸困难,冠皱缩,严重时发绀。腹腔内积有大量液体,有的可高达500ml,液体通常清亮、麦秸色或血红色,腹腔内可能有纤维蛋白凝块。 病理变化 骨骼肌普遍呈中度至重度瘀血,心包积液,有时积液呈胶冻样,心脏增大,右心室和腔静脉明显扩张和变薄,患鸡心脏重量与其体重的比例比健康鸡约大40%,患鸡肝脏表现各异:肿大、缩小、瘀血、圆形斑点或结节。肝脏表面常复有一层半胶冻样物质,类似和胸内壁粘连的纤维蛋白血凝块。肾脏常肿大充血,并可有尿酸盐沉积。一侧或两侧肺显著充血和水肿,脾脏缩小,心脏、消化道瘀血。肺中的软骨性和骨性结节明显多于健康鸡和其它病鸡,且左肺的结节多于右肺。 治疗 发病后可选用抗菌药物以预防继发感染。对症治疗,使用中药方剂有良好效果,其组成如下:二丑500g,泽泻500g,木通500g,商陆根500g,苍术500g,猪苓500g,故子500g,灯心草250g,竹叶500g,研成细末,治疗量每只一次1g,预防量每只一次0.1g,按采食量混入饲料投服。 肉鸡猝死综合征 以肌肉丰满、外观健康的肉鸡突然死亡为特征。 Elbert(1990)调查,猝死综合症是肉鸡业最重要的3种新病之一。 病因 目前一般认为SDS是一种代谢病。因此研究的重点均与营养、环境等因素有关,Riddeu(1985)指出,SDS死亡的鸡有较高的血清总脂含量。Buekley(1987)认为SDS死亡的雄鸡肝脏甘油三酯和心肌花生四烯酸含量较高。Rotter(1985)在日粮中添加葵花籽油代替动物脂肪,可显著地降低SDS的发生。因此,认为脂肪水平及脂肪类型对SOS的发生有影响。有关维生素与SDS关系的报道也较多。 有人认为,生物素、维生素B1、B6高于需要标准添加时,可降低SDS的发病率,但后来有报道加生物素对SDS死亡率无影响。Mollison等(1984)认为添加维生素A、D、E可降低SDS的发病率。Hopkinson等(1987)的研究表明,SDS鸡血钾和血磷的浓度显著低于同龄正常鸡(P<0.01)。Ononiwu等(1979)认为,连续光照比间断光照发病多。Riddeu等(1985)认为,密度大SDS发病率高。Riddeu(1985)、Sumers(1987)等报道了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