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认真总结旱情规律树立长期抗旱战略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认真总结旱情规律树立长期抗旱战略
关明皓,邢晶尧,孙玥
(辽宁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沈阳分局辽宁沈阳110043)
【摘要】通过对产生干旱的气候原因、干旱的特点的分析,对历史旱情的回顾,介绍了辽宁省频繁的水旱灾害,尤其是近30年中呈现旱多于涝的态势。【关键词】旱情规律;抗旱战略;辽宁省
Summing up drought rules and establishing long-term anti-drought strategyGuang Minghao, Xing Jingyao, Sun Yue
(Liaoning province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survey bureau Shenyang branchShenyangLiaoning110043)【Abstract】Arid climate generated by reas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rought, the drought of the review of history, Liaoning province introduced the frequent floods and droughts, especially in the last 30 years show the trend drought than floods.【Key words】Drought rules; anti-drought strategy; Liaoning province
辽宁省1997、1999先后2年发生了干旱,而且1997年遭到最不利的干旱组合,春旱连夏旱,夏旱连秋旱,干旱时间之长、范围之广、灾情之重是近10几年所未有过的。2年累计受旱面积256.49万hm2,受旱果树8342万株,影响农村40多万人口、12万多头大牲畜饮用水。旱情严重的辽北、辽西、辽南地区,大片农田龟裂,很多农作物枯死,果树大幅度减产,人、畜用水极度困难,经济损失达80亿元之多。认真分析总结辽宁省旱情发生的新情况、新特点、新态势,不仅关系到21世纪抗旱减灾,而且对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和社会稳定,对正确认识与掌握旱情规律,提高决策水平,增强防灾减灾自觉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 产生干旱的气候原因辽宁省位于东亚大陆东岸中高纬度,东部有长白山第的千山山脉,西部有热河丘陵,中部为辽河平原,南频黄海、渤海;处于暖湿与干燥过度区,有着明显的季风性气候,四季寒暖,干湿分明。由于辽宁省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大气环流等原因,使降水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配极不均匀。辽宁省各地年降水量一般为300~1200mm;西部地区多在300~600mm;南部地区通常在600~650mm。一般年份降水量的60%多集中在夏季,也就是汛期。其次是秋季,约占年降水量的22%;春季约占15%,而冬季仅有5%左右。这是西部地区经常易出现干旱的气候背景。辽宁省各地降水量的年际变化相当显著,最大年降水量与最小年降水量相差悬殊,通常在2倍以上。例如,朝阳站最大年降水量为692mm,而最小年降水量仅有275mm;沈阳站最大年降水量1065mm,而最小年降水量只有341mm;丹东站最大年降水量达1660mm,而最小年降水量才504mm。其次,降水量还常常出现连续几年显著偏多,连续几年显著偏少时段。例如,大连1936 ~ 1941年连续6a明显偏少;沈阳1924 ~1928年连续5a偏小,即使是降水量易集中的6、7、8月的汛期,也同样出现连续几年偏多、偏少时段。如1978 ~ 1983连续6a少雨就是其中一例。在少雨年,如遇上气温高、蒸发量大,就加重了旱情。辽宁省各地降水量在一年之内的分配,不仅因季节而异,而且还时常出现一个时期多,一个时期少,相对来说,增加了干旱程度。例如,丹东1958年8月份降水量792mm,而该年的1 ~ 7月的降水总量只有327mm,不足该月的一半。又如,朝阳1963年7月18 ~ 20日的3d降水量高达278mm,占该站的正常年降水量的50%以上,而该年的1 ~ 3月却滴水未降;1 ~ 6月仅降43mm,相差特别悬殊。
2. 历史旱情的回顾由于历史条件和社会原因以及气候的变化,辽宁省远在900多年前就有旱情灾害记载。根据历史文献和调查,自公元12世纪到20世纪,出现大范围干旱达129次之多,其中大旱42次。辽宁省1556 ~1558 年连续3a发生大范围干旱。1558年旱情进一步恶化。20世纪,大范围干旱十分频繁。1901 ~ 1999年,共发生干旱38次,其中大旱12次,是12世纪以来最多的一个世纪。建国以来的50a当中,1952、1956、1958、1965、1968、1970、19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