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煜词中的生命意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李煜词中的生命意识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论李煜词中的生命意识 河南大学 摘 要: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李煜是一个传奇的存在。他是词人,他是皇帝,也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在他的一生当中,充满了种种的悲剧。李煜词中充斥着感发生命的力量,本文结合晚唐五代的社会背景、作者个人的情感体验、佛学思想的影响等问题探讨李煜词中的生命意识,具体体现在忧患情绪、向往自由、生死探讨几个方面。 关键词:李煜词;生命意识;忧患;人生体验;佛教影响 唐宋之交,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各地方势力占土为王,形成多个并立存在的政权,这便是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是五代十国时偏霸一方的小国,然而与其他南方偏据政权相比,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地位上都显赫一时。李家三代治国之才一代不如一代,祖父打下的到李煜手中已是岌岌可危。李煜的词作中流露??鲜明的生命意识。李煜由皇帝沦为囚徒, 经历了极乐与极悲的一生。这种两极体验加深了他对人生的思考,而艺术家的灵心锐感, 更帮助他把这份深沉的生命感喟宣泄在他最擅长的词作之中。王国维称他的词作是“以血书者”,又“有担荷人类罪恶之意”,这道出了后主词中感发生命的力量。 一、时代下的忧患意识 生与死, 存在与消失, 是人在自身生命意识觉醒后最先遇到的课题。我们一直被教育如何热爱生命,却忽视了如何面对死亡。人寿的短促, 岁月的瞬逝,青春难以久留, 衰老不期而至……这一切带给人强烈的焦虑与不安, 造成了深沉的忧患情绪。这种对自然生命的忧患是人类的生命意识在最基本层面上的体现。 人有七情六欲,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其主观意识必然会对客观物质世界产生极具多样性的反映。在各种存在的反映之中,忧患感与生俱来并显得尤其重要。一帆风顺常常是人们对于生活的美好希冀,但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正因为现实生活往往与人类精神世界对未来生活的主观臆断和期许难以完全吻合,感伤的情绪和忧患的意识时常伴随在人们身边。但人类的忧生之嗟又不仅仅是对自然规律的慨叹, 更是现实问题的反映。创作个体的思想意识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文人心态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据陆游《南唐书》记载, 唐末以来:“干戈饥馑, 暴敛横征, 而民不聊生。武夫悍卒, 逞其武力, 嗜杀为雄。于是人以苟得为荣、苟免为幸; 贬气节, 压谦耻而惜矣。”在唐末五代混战不休的局面中, 南唐面临后周和宋的巨大威胁, 自中主李璟继位以来, 国家便逐渐走上了兵败受侵的道路,这样的时代特征对李煜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在李煜前期那些情欢意惬的作品背后, 已透露了一种不安, 这正是那个时代忧患意识的普遍体现。亡国前的生活应该是奢华的、惬意的, 但李煜却总能感到一种圆满表象下的不圆满, 欢乐外衣下的忧患。他喜欢在词中描写热闹场面过后的冷清:“庭空客散人归后, 画堂半掩珠帘, 林风淅淅夜厌厌, 小楼新月, 回首自纤纤。”(《谢新恩middot;庭空客散人归后》)“东风吹水日衔山,春来长是闲, 落花狼籍酒阑珊, 笙歌醉梦间。”(《阮郎归middot;东风吹水日衔山》)在这里, 作者将热闹的宴会场面避而不提, 只是着重描写庭空客散之后的冷清, 而这种冷清又是以整个欢宴的场面为背景的。这一热闹一冷清的对比,使人感到的是异乎寻常的失落与怅惘。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这似乎预示着南唐也终将走向灭亡的命运。 二、个体情感的体验 李煜命运多舛,本无意于帝位,却因缘凑巧做了君王;当上君王后想重振霸业,无奈与北宋实力相差悬殊,难逆时局;兵败出降为保全性命,可怜沦为阶下囚三年便被害而亡。加上经历了父皇陨殁,叔父被杀,长兄暴毙、幼子早夭、发妻病逝,兄弟分离的痛苦遭遇。这一沉浮不定的人生,困厄重重,对南唐前途的绝望和失意人生的无奈积压在他的心头无法缓释。在李煜看来,拥有尊贵的皇位和无尽的荣华富贵并非生存的目的,而心灵的自由与安宁才是人生价值的真正体现。按照这样的个性,他最适合于做一个放荡诗酒的文人墨客,而他也的确“思追巢许之遗尘,远慕夷齐之高义”(《宋史世家》、《续通鉴长编》)。李煜所作《渔父》二首,其中“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和“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最能体现这一思想。 李煜遭遇到错位的人生,在不可预知的命运面前感到了个体的力量激小。他本无饰演这些角色的心理准备与期待却被命运不知是福是祸地选中,将至高无上的社会身份赋予他。用李煜自己的话说,他“本于诸子,实愧非才,自出胶庠,心疏利禄。被父兄之荫育,乐円月以优游,思追巢许之余尘,远慕夷齐之高义”(李煜《即位上宋太祖表》)。他在承担角色意识的过程中感受到挫败与无力——角色带来了两种不同的无奈。高高在上的角色、身份却成了桎格自由心灵的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