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汉赋对神仙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论汉赋对神仙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云南民族大学
一个时代的文学总是与当时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密切相关,汉代的文学自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社会思想的影响。两汉是神仙思想大发展的时期,汉代文学和社会心理与神仙思想的契合,以及帝王的喜好和方士的推动等等,使得神仙思想在汉代整个社会得到广泛流传,神仙思想与之前相比有很多新发展,形成了很多新特点,对汉代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神仙思想的产生
神仙思想起源于先民朴素的自然观和宇宙观,春秋以前世人观念中有神无仙,二者并不属于同一类别。春秋末年,神仙思想初见端倪,依据《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齐侯至自田,晏子侍于遄台,……饮酒乐。公曰:lsquo;古而无死,其乐若何?rsquo;晏子对曰:lsquo;古而无死,则古之乐也,君得何焉?rsquo;”。[1 ]从君臣的对答可以看出齐景公对于“古而无死”的羡慕和向往。其思想深处流露的是对于自身长生和快活自在的企盼,以及对于难以摆脱生老病死的世俗束缚而充满悲剧意识的一种无奈。“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世人的思想观念已由对于古时神灵的敬畏崇拜开始转向了注重现实社会中自身生命的存在价值,同时也可看作是我们的先人在经历了漫长的蒙昧时代而进入理性时代之后,为了解脱和逃避日益增强的生命悲剧意识而不得不再次向神行靠拢的一种心理倾向”。[2]因而表现出了一种从远古神话传说向后世以追求长生不死为宗旨的神仙思想的过渡。
进入战国时代,神仙思想逐渐形成,各种关于长生不死之人的记载陆续出现并且广为流传。《庄子》一书当中就包含很多诸如“神人”“真人”“至人”“大人”一类被闻一多先生认为皆系仙人别名的有关神仙的描述。神仙思想在战国时期初步形成后,神仙方士在社会上活跃起来,并过举行求仙活动、编撰神仙故事等途径在社会上传播神仙思想,赢得了那些渴望长生不死的诸侯君主们的热烈追捧和青睐。伴随着最高统治者一次次的海上求仙活动,受到君主意志肯定的神仙思想在社会上也越来越兴盛并逐渐摆脱了先前零碎的活动方式而趋向组织化。为了弥补自身理论系统贫乏的缺陷,方士们吸收了其他一些流派特别是阴阳五行学说,用其探讨天道玄远、天象预言并解释他们的成仙之术,从而形成了一个以长生不死为号召的神仙方士集团。史学家习惯把这种宣扬神仙方术和传说的方士集团称之为“方仙道”,亦即世人所谓的神仙家。
西汉中期神仙方士为神仙方术走向系统化理论化做着不懈的努力,这主要表现在神仙方术的“方仙道”与“黄老学”的相互渗透和融合。一方面,在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使得由原始道家演变而来的黄老之学失去了先前的政治地位和影响,转而将重心移到修身养性上,这就为它和方仙道的结合提供了客观的条件。另一方面,对于方仙道来说,“它也迫切需要借助一种哲学理论来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自己”。[3]于是方仙道和黄老之学结合起来,形成了颇具宗教色彩的“黄老道”。“这标志着中国古代的神仙信仰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终于走向了理论化、系统化和宗教化,神仙方术终于上升到了神仙之学”。[4]东汉中叶至末年,黄老道进一步演化,作为早期道家的两大派别五斗米道和太平道应运而生。至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总结了战国以来的神仙思想,并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成仙理论体系,从而形成了神仙道教。
二、神仙思想与汉代文学
(一)两汉文学的地位
汉代文学是指上起汉代立国,下至东汉末期汉献帝建安元年的文学。这一时期是文学开始走向自觉的时期,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首先,这一变化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汉赋。“汉赋在文学史上划时代的贡献在于:从汉赋起,我国文学开始了对于美的有意识的追求,从而使我国文学的自发阶段进到了由自发向自觉过渡的阶段”[5]。其次,是文学散文的出现。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李陵的《答苏武书》等,都是书写个人的悲哀或愤满的作品,是我国抒情散文的良好开端。第三,是诗歌的发展。这一时期,五言诗的兴起和叙事诗的产生和发展颇引人注目。作为文学从自发到自觉地过渡阶段,汉代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除此之外,汉代游仙文学经过先秦的早期发展之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向。
(二)神仙思想促进了游仙文学的长足发展
汉代是游仙文学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神仙思想的发展及文学创作的繁荣,使得游仙文学在汉代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神仙思想在汉代社会的迅速发展,为游仙诗创作提供了许多新鲜、有趣的仙话素材。汉乐府游仙诗是现存最早追求“列仙之趣”的诗歌作品。如汉乐府游仙诗《瑟调曲?陇西行》向人们生动地描绘了想象中的升仙过程与仙界景象;《杂曲歌?辞艳歌》向人们描绘了想象中快乐美好的神仙生活;《平调曲?长歌行》与《清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