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宣传第三者的精准扶贫主题演讲稿-那山,那水,那人
宣传第三者的精准扶贫主题演讲稿-那山,那水,那人
大家好!
我来自彝良,而彝良,是贺龙、任弼时率领红二、六军团“乌蒙回旋战”的地方;是罗炳辉、徐洪刚、孔繁松等英雄辈出的地方;当然,也是景色壮美,但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大的地方。而革命老区所在地奎香,更因山高路陡,自然条件恶劣,扶贫工作难上加难。有这样一个人,不管朗天烈日,刮风下雨,还是冰凌严寒,大雪封山,却常年奔走和忙碌在这里,他就是大山深处的扶贫人——段天勇。1998年7月,昭通农校毕业的段天勇,带着报效桑梓的初衷和美好愿望,义无反顾地回到了彝良家乡,在乡镇一干就是十多年。XX年,由于他认真的工作态度和有口皆碑的业绩,他担起了奎香扶贫办主任的重担。这一年,他36岁。从天下第一难的计生工作转到扶贫工作,原以为计生工作已经够难的他,刚一到任,就发现扶贫项目中的安居工程,则是难上加难。这项惠及民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政策性极强,媒体及社会关注度高的工程,不仅要求扶贫人具有较高的相关政策法规水平,还要有一颗秉公办事的责任心。从不服输的段天勇挑起了这副担子,他,就是这样一个干净做事,勇于担当的人。安居工程都在大山深处,一辆摩托车,成了他走村窜户唯一的交通工具。有的地处偏远的村民小组,只有小路,那就得起早贪黑,忍饥挨饿,步行半天,气喘吁吁才能到达。为了解实情,他常常爬山涉水深入村组与农户倾心交谈;为了落实扶贫项目,他总是亲临一线施工场地监督工程;为了把扶贫资金精准地落实到贫困群众手里,他下乡走访,加强指导,及时整改。尤其是对自己经手的项目严格把关,严格资金管理和使用,并与这里的苗族百姓结下了不解之缘。苗族老人张光友,与老伴居住在松林村苗寨一间年久失修的茅草屋里。茅草房摇摇欲坠,漏风漏雨,破烂倒闭;屋外,是一个填满蕨草的粪凼,臭气熏天,蚊虫滋生;屋内烟熏火燎,漆黑一片;屋中火塘里三脚支锅,屋角一张叉叉床,这就是张大爷一家的全部家当。他的儿子又外出打工,一年半载难得回家一趟。自己都过得很艰难,哪管得了张大爷。前些年,不是张大爷不想搬新居,而是扶贫资金太少,搞得不好,房子建起来了,自己却返贫了。段天勇将老人确定为安居工程扶贫对象后,便积极筹措资金,让当地群众帮工帮劳,自己几次三番亲临施工现场监督工程质量和进度,精打细算,硬是让张大爷一家终于搬进了40平米的水泥平房。搬家那天,张大爷哆嗦着佝偻的身体,用瘦骨嶙峋的手,拉住段天勇,喜极而泣一遍又一遍地说,“麻烦喽!麻烦喽!真是感谢党,感谢政府啊!”段天勇这一干就一发不可收。奎香安乐村大寨片5个社,最贫困的15户苗族,人畜混居,他安排每户投入10000元,终于使这15户人家,在两年内,全部搬进了人均30平米的一层水泥平房。正当段天勇把整个身心投入工作之际,传来一个晴天霹雳的噩耗:XX年3月20日,他的妻子突遭车祸,抢救无效,撒手而去!消息传来,正在监督安居工程建设的段天勇眼前一阵发黑,身体踉跄,险些跌倒。妻子正是花好月圆的美好时节,对自己的支持真是没说的,上任之初还一再交待自己,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怎么说没就没了!回到家里,尤其夜幕降临时,仅仅三岁的女儿依偎在他怀里,亮着清澈的眼睛,用稚嫩的声音怯生生的问,“爸爸,我妈呢?我妈她到哪去了?”段天勇的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撕心裂肺的失妻之痛咬啮着他,女儿的话又像刀子一样剜着他的心。实在被问急了,他就哽咽着说,“妈妈到远处打工去了。”如今,女儿都5岁了,打工的妈妈还没有回来。女儿似乎明白了什么。每当他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里,女儿就像石巴子一样黏糊在他身上,久久不肯下来,唯恐他也像妈妈一样,一去不回。他唯有紧紧抱住女儿,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弥补对女儿的亏欠!可他没有停歇,他把对妻子的思念转化为对老百姓安居工程的热爱,更是全身心地投入进去,把一分钱瓣成两分用,每一分都用在节骨眼上,把工程干成百姓放心的工程,党和政府信赖的工程,经得起监督审计的工程。与贵州赫章德卓乡接壤的腊块组,地处偏远,村组入户路坑坑洼洼。他就将硬化入户入村路纳入中彩项目进行扶贫,投入资金18万元,同时,将11户40人的重点贫困户进行安居扶贫。道路硬化了,11户茅草房全部换成了水泥平房。那天,腊块苗胞欢天喜地,载歌载舞,用苗家最隆重的羊角“拦路酒”来表达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段天勇没有出现在热闹之处,而是悄悄来到了一个僻静处。当夜幕降临,繁星闪烁之际,他对着最亮的那颗星星大声喊道,“老婆,我想你,我会把女儿培养成人,我不会辜负你的期???!你放心吧!”这,就是一位扶贫干部对安居工程的无悔担当,这就是一个山区干部对老百姓的洁净胸怀!谢谢大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