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PPT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外国教育史》PPT课件

第一章 原始社会的教育 学习目标: 1.了解关于教育起源的几种不同观点(劳动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 ,并予以评析;以深化对教育本质的认识。 2.了解原始社会教育概况,掌握其基本特征。 世界文明发祥地 第一章 原始社会的教育 一 原始社会教育的起源 二 原始社会的教育概况 三 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 一 原始社会教育的起源 1.生物学起源论 2.心理学起源论 3.劳动起源论 4.需要起源论 1.生物学起源论 19世纪末开始流传,将教育视为生物本能活动,认为在非脊椎动物中即有“指导”与“学习”现象。代表人物:[法]利托尔诺等。 2.心理学起源论 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代表人物:[美]孟禄等,20世纪初提出。 3.劳动起源论 认为教育是人类从形成起就在生产劳动中所进行的一项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活动。首创者:[原苏联]米丁斯基等 4.需要起源论 认为人类教育的产生并不仅与生产劳动有关,还与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有关。首创者:杨贤江。20世纪30年代提出。 二、原始社会的教育概况 1.前氏族时期(约400万至1.5万年前) 2.母系氏族时期 3.父系氏族时期 4.军事民主制时期 1.前氏族时期(约400万至1.5万年前) 生产水平极端低下,人们使用旧石器,教育仅是由成年人在生产劳动或生活中向年轻一代传授生产和生活经验。 2.母系氏族时期 人们使用新石器。 原始的畜牧业和种植业成为氏族公社成员的主要生活依靠,幼小儿童在妇女身边受教育,八九岁以后男女儿童按劳动分工分别接受教育,包括社会生活知识和宗教道德教育。后期出现教育胚胎形式的“青年之家”。 3.父系氏族时期 金、石、木工具并用,产生第一次劳动大分工。教育内容中增加了伦理道德、军事体育,并在到达成人之际举行“成丁礼”(或称“青年礼”)等特定的仪式,对后世影响较大。 4.军事民主制时期 生产进一步发展,出现剩余产品个人占有现象,从而出现特权人物,逐渐形成阶级。军事教育的地位提高。重视道德与精神教育,阶级教育的萌芽出现,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逐渐分离。 三 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 (一)教育内容 (二)教育方法 (三)教育特点 (一)教育内容 1.劳动生产经验方面的教育 2.社会生活方面的教育 3.宗教教育 4.军事教育 (二)教育方法 1.从观察与实践中学习 2.从练习与教导中学习 (三)教育特点 1.教育的平等性 2.教育的非形式性 思考题: 1.为什么说教育起源于劳动? 2.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有哪些 观点? 3.概述原始社会的教育特征。 第二章 古代东方古国的教育 学习目标: 1.了解学校产生的原因、条件及最早的 学校。 2.了解亚非主要文明古国的古代教育概 况及在世界教育史上的地位;结合汤 因比的“世界文明流动说”,从而正确认 识“西方中心论”。 3.了解奴隶(阶级)社会与原始社会教 育的根本区别。 第二章 古代东方古国的教育 一 巴比伦的教育 二 古埃及的教育 三 古代印度的教育 四 原始社会与东方 古国的教育特点 一 巴比伦的教育 位于两河(幼发拉底及底格里斯河)流域。在公元前3,000年初即有了楔形文字;公无前7世纪已形成藏有大量泥板的“图书馆”。数学、天文、医学、法律都很发达。考古发掘证明,早在公元前2,100年即有宫廷学校出现,为已知的最早的学校。书写载体:泥板 一 巴比伦的教育 1.苏美尔的文化教育 2.巴比伦的文化教育 二 古埃及的教育 位于尼罗河流域。根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500年的古王国时期即已有宫廷学校存在,为有史可稽的最早的学校。主要学校形式有宫廷学校、职官学校、文士学校、僧侣学校。各类学校目的不同、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亦不同。书写载体:紙草。 二 古埃及的教育 1.宫廷学校 2.职官学校 3.文士学校 4.僧侣学校 三 古代印度的教育 位于印度河及恒河流域。教育具有强烈的等级性及宗教性。家庭教育的地位仍较重要。有寺院学校,古儒学校等教育形式,各具特点。主要经典:《吠陀》。书写载体:树叶。 三 古代印度的教育 1.婆罗门时期的教育 2.佛教教育 四 原始社会与东方古国的教育特点 (1)阶级性、等级性明显,一般只招收奴隶主或自由 民子弟,并按教育对象的等级、门第而安排进入 不同的学校。 (2)大多设施简陋,个别施教,尚未形成正规的教学 组织形式。 (3)教育内容包括智育、德育及宗教教育等。 (4)脑体分离,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完全脱离(奴隶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