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必读经典古诗篇目.doc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年级必读经典古诗篇目

(县进修学校规定五年级经典诵读篇目) 目 录 1.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王安石 2.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王安石 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苏 轼 4.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苏 轼5.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苏 轼 6.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苏 轼 7.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李清照 8.三衢道中(梅子黄时日日晴)……………………曾 几 9.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陆 游 10.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陆 游 第一首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作品简析:《泊船瓜洲》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其中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千百年来一直为人所传颂。诗中“绿”字将无形的春风化为鲜明的形象,极其传神。 从字面上看,该诗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第二首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其一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其二 桑条索漠栋花繁, 风敛余香暗度垣。 黄鸟数声残午梦, 尚疑身属半山园。 作品简析:《书湖阴先生壁二首》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都是题壁诗,其中第一首广为流传。此诗前两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后两句转到院外,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暗用“护田”与“排闼”两个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亲,正是表现人的高洁。全诗既赞美了主人朴实勤劳,又表达了诗人退休闲居的恬淡心境,从田园山水和与平民交往中领略到无穷的乐趣。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人,但写山水就是写人,景与人处处照应,句句关合,融化无痕。 第三首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 轼 其一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古文学家,世称“三苏”。其文汪洋姿势,豪迈奔放,与韩愈并称“韩潮苏海”。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作品简析:《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苏轼谪居杭州期间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共有6首,其中第一首最为著名。这首诗歌,作者描写了自己在望湖楼上饮酒时所见到的西湖山雨欲来和雨过天晴后的景色。诗人善于渲染气氛,从阴云压近湖面、急雨骤降的壮阔,写到烟消云散,雨过天晴,用笔跌宕起伏,而又从容不迫,描写天气变化的神速,使人目不暇接,颇有戏剧性场面。尤其是“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最为传神。 第四首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 轼 其一 朝曦迎客艳重冈, 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 一杯当属水仙王。 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作品简析:饮湖上初晴后雨即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赞美西湖美景的七绝,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其中第二首广为流传,此诗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描写概括品评,尤其是后二句,被认为是对西湖的恰当评语。第一首一般选本不收录,其实这首诗也写得不错,其首句就把西湖晨曦的绚丽多姿形容得美不胜收。两首对照,能更好地把握作者写诗时的思想感情。。 第五首 惠崇春江晓景 苏 轼 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其二 两两归鸿欲破群, 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 更待江南半月春。 作品简析:《惠崇春江晚景》,是一首题画诗,是苏轼1085年(元丰八年)于汴京所作,原诗共两首。惠崇是宋朝著名的画家、僧人。《春江晚景》是他的著名画作。苏轼根据画意,妙笔生花,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早春二月景象。诗人用他饶有风味、虚实相间的笔墨,将原画所描绘的春色展现得那样令人神往。在根据画面进行描写的同时,苏轼又有新的构思,从而使得画中的优美形象更富有诗的感情和引人入胜的意境。是苏轼题画诗的代表作。 第六首 题西林壁 苏 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作品简析:《题西林壁》是苏轼游观庐山之后的感想,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的西林寺时的作品。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