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大漠淘金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茫茫大漠淘金人   奇台大漠再次惊现“淘金人”      淘金人腊性干尸出现在距离奇台县城东北约130公里的北山煤矿东火坑与金山沟相连的沟口上。8月9日上午,北山矿业在用推土机修路时,先是发现了墓道,之后,又发现了这具干尸。好在工人们立即停了工,并通知了当地的煤矿武警边防派出所,派出所一边派人进行现场保护,一边与奇台县博物馆进行联系。10日,奇台县博物馆的六名工作人员进行了整整一天的抢救性发掘,终于在晚上将这具腊性干尸运回了博物馆。   研究发现,这具干尸为一男性,身上无伤,年龄近60岁,应为正常死亡。干尸长度为1.6米,皮肤、骨骼、胡须、指甲等完好,是一具较为完整的干尸。留有典型的清代发型,并有一条长70厘米的小辫缠于脖颈,头下垫有一方枕。头上戴有一顶宽沿黑色毡帽,脚穿布靴。身上穿有蓝色土布单衣,但已基本风化。   从干尸所处位置和干尸本身的具体情况分析,这应该是一位淘金人的遗骸,因为它就在距离21年前发掘出的四具淘金人遗骸处不足200米远的地方,并且就处于古淘金遗址金山沟沟口。此人葬时仅着一件单衣,并无任何陪葬品,但同时又着有毡帽和布靴,葬时较为正规,棺木板为5厘米多的厚板,从这些情况看,此人死于春季或秋季,生前具有一定身份,可能是淘金人中的小头目。      21年前发现的“淘金王国”      奇台一直有“金奇台”的美称,还有“要想挣银子,就来奇台古城子”的说法,其实这都与奇台的金矿和铅矿开采有关,古代人靠开采铅矿提取白银,奇台县开采金矿和铅矿早在清代乾隆年间就已有记载。奇台县东北部的北塔山一带正是金矿和铅矿集中分布的地方,成为古今淘金、淘银者的“乐园”。多少年来,考证奇台的淘金历史,除了一些史书记载和淘金遗址外,并无太多的实物,特别是没有发现过淘金人的遗骸,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1988年10月,奇台县文管所清理这一带的文物时,发现了四具腊性干尸。文管所的工作人员从干尸所处的金山口位置、干尸特征等出发,再与在这一带发现的部分遗物相印证,认定这些干尸为清代淘金人的遗骸。   过去,专家们一直认为准噶尔盆地根本就不可能有干尸存在,一下子发现四具干尸,这种带有传奇色彩的发现,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人们纷纷前来参观。迄今为止,参观者至少已达近200万人次。随着干尸的发掘,那个距离今天100多年前的“淘金王国”也渐渐撩开了它那神秘的面纱。   奇台县的金山沟呈东西走向,沟宽虽然只有约2公里,但它的西头与煤矿相接,东头与木垒县老君庙煤矿相望,绵延长达约40公里。今天,我们走进这条曾是淘金者乐园的荒沟,随处都可以看到淘金后留下的痕迹。一条可以利用的矿脉一般只有几十厘米宽,而埋藏的深度却可以达到几十米,为了采得这些含金的矿石,淘金人往往要沿着矿脉一直向下开采。现在,我们仍可看到沟中的一些岩石之间一条条曾被人掏挖过的狭窄的沟缝,在十几、甚至几十米的地下艰难地向前延伸。在岩石与岩石之间仍可见到有的地方用木头支撑着,这就是淘金人惟一的安全措施了。今天可以见到的被古代淘金者开采过的矿脉,在金山沟有30多条。   从目前人们可以见到的淘金遗迹和一些史料来看,当年这里曾经聚集过人数众多的淘金者。这些淘金者大多来自外地,主要来源于甘肃安西(今甘肃瓜州),并独自构成一个“淘金王国”。甘肃安西并没有金矿,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却形成了淘金的传统,在新疆奇台金山沟、阿勒泰山和昆仑山等地淘金的大多是安西人,现在祖籍是安西的奇台人,他们中的前几辈人大多都是当年的淘金者。据考证,过去在奇台淘金的人采用的方法较为落后,从矿石中提取黄金的比例一般连20%都达不到。奇台北塔山地区没有水,显然用水来淘金是不可取的,于是采用了火炼的办法。在炼金炉中,淘金者放一层煤,再放一层矿石,再放煤,再放矿石,这样层层叠加,再用大火烧上两天两夜,矿石便烧成了灰,而沙金却留在了灰中。之后,再用风车将灰与沙金分离开来,最后用药物将沙金中的杂物分离出去制成金锭,这样便完成了淘金的整个过程。这种淘金方法费时、费力、费料,效益很低,并且产生了大量尾矿,但在奇台却被长期沿用着。   金山沟中是一派火热的淘金场面,而金山沟口的墓地却是“淘金王国”里大多数淘金者的归宿。这漫漫黄沙之中应该已经埋葬了无数淘金者的白骨,只是因它们距离我们今天过于久远,加上又是自然保存,决大多数已无法见到。从已发现的这五具干尸情况看,他们的年龄都不超过60岁,大多只有40多岁,甚至更小,并且不少为非正常死亡。这使我们不难看到在这个“淘金王国”里,人们看病和安全都没有任何保障,生活极其悲惨。   过去,“淘金王国”只能是极个别“王者”的乐园,而大多数淘金者最后的悲惨结局只能是客死他乡,梦断黄沙。   现在,不少安西人仍在奇台淘金。在金山沟,他们有的人花数十万元买下前辈曾开采过的尾矿,继续追寻着财富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