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孟戏演绎五百年
祖宗传下的规矩
正月十一,已是夜里11点多钟了,赤溪村曾家的老礼堂里篝火还是很旺很旺的,十几个孟戏团的演员围坐着在对练台词。还有一天,每年度的家族祭祀戏《孟姜女送寒衣》就要开演了。村里的经济不是很好,会堂里的唯一照明就是一盏25瓦的白炽灯。江西山区正月里的气温显得阴冷,外面天空还不时飘着零星的雨夹雪,一盆篝火既作照明,又是队员们的取暖炉。可是队员们的认真精神,还是触动着我。我是冒雨连夜赶到村里的,虽然一身寒气,但还是被这暖暖的气氛给驱散了。
曾卓文是现今赤溪孟戏剧团的指导老师,在村剧团里已有几十年的孟戏演出经验,他告诉我:“赤溪村的孟戏是家族祭祀戏,从明正统年间开演,至今已有5D0余年的历史,除十年浩劫期间停演外,每年春节,族人必定要演,这是族人为祭祀曾经救助曾氏家族的‘蒙恬、王翦、白起’三位大将军的。戏演了几十代人,都是口授相传,且必须是曾姓后代才传。以前族里规定很严,传男不传女,所以,过去村里的戏班子是没有女的。村里的经济条件虽不太好,但每年的新春必定要在村里演出《孟戏》,这是祖宗传下的规矩……”今天已是农历正月十一,明天晚上就要开演了,团长曾国良和曾令书早早就来到剧场,清理祭祀台及作请神仪式的准备。
神奇传说引来的祭祀家规
曾氏族谱记载,广昌甘竹曾姓是北宋大文学家曾巩的嫡系后裔。曾巩是南丰县人,其次子曾综的后裔曾永宣于元末明初由南丰查溪迁徙到广昌甘竹。而曾永宣之孙曾紫华,正是《孟戏》剧本的拾得者。
据传曾紫华是个孝子,在一次战乱中,他背着双目失明的母亲与乡邻一同逃到曾家山寨避难。大兵将至,忽有三员神将自天而降,飞沙走石击退来兵。紫华向天叩拜,谢神将救命之恩。又闻山间有锣鼓声,循声而觅,在山崖间发现两只大木箱,内藏《孟戏》戏本及24只大小面具。其中3只大面具正像杀退大兵的三员神将。其母用手抚摸三员神将面具,眼睛复明。于是扛箱回村,组织村人筹建戏班,按戏本和面具分角色排练。箱中的三只大面具,即退大兵的秦将蒙恬、王翦、白起三位将军,后甘竹曾姓祀奉为三元将军。于是自明初正统年间(1436―1449年),曾姓在每年春节时必演《孟戏》,至今不衰。曾紫华拾得的两只戏箱,虽经五六百年沧桑,至今仍完好无损保留在赤溪曾村。
三元将军的神像实际上是三个木制的大面具,均涂为金色,平时神座置于曾氏祠堂戏台正对面,如今祠堂已经倒塌,村里就把礼堂改为祠堂,村民平时供奉三元将军也就到礼堂里来,祭拜祈福的香火就在这里常年不断。
风雨中的虔诚信士
正月十二清晨,天空仍然是阴沉沉的,可是村里的人家都早早的开了门,孩子们穿上了新衣服,欢快地跑向礼堂。老人们把门前清理得干干净净,摆上了供台,准备迎接菩萨光临,以求神佑。袅袅炊烟夹在湿漉漉的空气里慢悠悠地飘向天空,泥泞的小巷里不时传出噗哧噗哧的脚步声,这是村民们赶往礼堂去集合。这一天的出帅主持是由曾卓文担当的,只见他在三元将军神像前匍身敬拜,口中念念有词的祷告,随后神像被请下神座放在了轿椅上。村民们很快的在神像后面列队,三声礼炮响起,锣鼓唢呐领前开道,顿时,宁静的小村喧闹了起来。老天爷似乎要考验村民们的虔诚,把飞逸的晨雾变成了雨丝,长长的出帅队伍就这样蜿蜒在雨中的村巷内。
队列排序是家传规定的,除锣鼓、唢呐、蜈蚣旗在前外,三老爷白起领前,二老爷王翦夹中,大老爷蒙恬坐后。有位神仙是不能少的,那就是戏神“清源祖师”。出游的队伍必须在每户曾姓门前经过,所经之处鼓乐喧天,爆竹声此起彼伏,行至各户门前,全家老幼皆出来,燃炮点香烧纸,躬身迎接。
出帅归来,神像被安放在神座上,场内静静的,主持在祭台前唱祝词敬拜后,众村民纷纷上前躬身,祈求福佑。此刻场内燃纸杀猪设祭,一盆猪血和 颗猪心置于供台上,猪血是“旺”,猪心象征村民敬老爷的一颗虔诚心。供台上只木制乌龟下压着一叠沾有猪血的火纸,曾卓文给我解释说:“干年龟,万年河,曾家孟戏要千年万年不灭掉,永远旺盛不衰。”
心愿在信仰中延续
夜幕笼罩时,开演前的请神仪式开始。男信士们手拿线香和路烛,从村口处的王敦桥起,每隔百步插香和路烛,一直插到礼堂门口的屋檐下。然后主持人宣读神本,请当地寺庙、殿宇内的菩萨及孟戏历代已故老艺人来村看戏。
《孟戏》的演出是没有乐器伴奏的,演员全是清唱,场外只有司鼓手用鼓、锣、镲敲打着节奏。观众们在静静的听唱,孩子们闪着懵懂的眼睛,围坐在大人身旁。当戏唱到将军议事场时,扮三元将军的演员必须头戴面具表演。台下观众自动让开一条路,由族中威望高的人将神座上的神像恭敬的捧至台口,场外顿时鞭炮轰鸣,观众全体起立向神像敬拜,整个礼堂内充满着庄严肃穆的气氛。每户村民争相燃放鞭炮,一串赛过一串,震耳欲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