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师家沟古村空间模式研究
摘要:师家沟古村是汾河流域窑洞古村落的典型代表,有着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村落历史悠久,布局精巧严谨,建筑恢弘精美。在大量实地调查之后,对其空间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窑洞村落;师家沟古村 ;空间模式
Abstract:Ancient Village Shijiagou is a typical model of ancient cave dwelling off River Fen. It is of great historical, scientific and artist value. The village has a long history, an exquisite arrangement and grand and beautiful architecture. This essay will deeply analyse and explain its space pattern based on a large number of field work.
Key words:cave dwelling village;ancient village Shijiagou;space pattern
中图分类号:TU08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144(2011)-04-68(5)
1引言
师家沟古村(图1)属山西省临汾市汾西县僧念镇,位于汾西县东南部,僧念镇以北(图2),是一个清代窑洞民居为主的古村落。辖区内丘陵起伏,村落北高南低,三面环山,窑洞民居依山就势。村中现存的历史建筑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共有大小院落三十余座,包括民居、祠堂、商铺、庙宇等。全村现有人口百余户,约六百余人。主要有师、要两大家族。师姓家族居村落中心巷道内侧,要姓家族居外侧,还有少量牛姓、李姓人口。发展至今天,师家沟村的人文历史、村落格局均有其独特之处,与建筑遗产一起构成师家沟古村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探析和研究价值。1996年,“师家沟民居”被山西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师家沟古建筑群”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公布师家沟古村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2村落整体形态
从空中俯瞰师家沟,村落依山势建于半山腰两块相连的坡地上,村落与群山交错生长、相互辉映,浑然一体,宛如从大地中自然生长出来一般(图3)。总体来说,师家沟建筑的总体空间布局有三个特点:一是“体”,从三维空间上看,路网相互交织、四通八达,村落整体空间依照一定原则相互穿插,空间组织序列丰富;二是“线”,从垂直空间上看,街巷空间形态顺应山势变化并且沿等高线发展,街巷空间立体分布;三是“点”,从水平空间上看,村落的生长方式是以“福地”为活动中心扩散开来,各个院落围绕中心地点――“福地”布置。
2.1 平面布局
师家沟古村内部空间比较复杂,院落所在位置的地形特征控制着村落大致走向和内部空间结构,从而形成村落整体空间肌理(图4)。
从图4中可看出,院落朝向没有正南向,几乎一半的院落呈东南向,而另一半院落呈西南向。造成这种走向的主要原因是地形因素,师家沟村落建于两个山峰中的凹地,地形复杂,可以利用的平坦地势不多,因此院落大都依附于山势。地形对建筑建造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先修建的院落选择较开阔平坦的地基,多为东南向;靠后修建的院落选择性较少,改为西南向的台地而建。
院落朝向的选择带来诸多好处,其中最重要的是日照,南偏东35°为汾西县当地的最佳日照方向。据汾西县志以及汾西县常年的气象资料显示,“南偏东35°”方向全年日照时间为2823.5小时,比正南方向日照时间长357小时,因此选择东南向轴线利于院落内部采光。
2.2 剖面组织
由村落局部模型鸟瞰图(图5)及剖面图(图6)可看出,顺应山势的走向,村中院落大致分为五个层次,层层上升(图7、图8)。师家沟村民智慧的利用窑洞之间的层次组织院落,下层窑洞的屋顶形成上层窑洞的院落,解决了高差问题,充分利用有限空间。
3街巷空间模式
3.1街巷空间
由于地势起伏较大,限制了师家沟古村的道路布局,因此村落没有采用网格结构,也没有采用传统的中轴线结构,而是结合地貌和建筑布局,形成一条围绕师氏院落组团的环线和一条贯穿其中的主干道,均用石板铺就(图9、10)。
师家沟古村的居住建筑、商业建筑及宗教建筑穿插分布在环路周边。环线内是师氏的宅院和部分商业建筑,环线外有部分要氏、师氏宅院、商业建筑和师氏祠堂。因东北部分的环道主要与院落的偏门或后门相交,加之东北面山势比较陡峭,直逼巷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