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的水魔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意的水魔方   2008年1月28日,北京,北四环北辰西桥东,一座巨大的占地面积近8万平方米的蓝色水晶宫殿式的建筑――国家游泳中心(简称“水立方”)竣工了。 “水立方”的名字来源于:方盒子、水泡泡、水分子。这让我想起了以前上化学课的时候,老师经常会拿个水分子的模型给我们展示,而水立方,却硬是把水分子用建筑的形式表现了出来,而且这个建筑从内涵到外延一直和水密切相关。   关于水,咱们中国人最熟悉的,莫过老子说的“上善若水”。的确,水是最柔软的,虽然“水无常形”,但你可以按你的理想,去设计水的缤纷造型与多姿模样。古诗亦有云:“城有水则秀、居有水则灵。”所以,在因水成景的中国传统园林中,主要建筑一般依水而建,如苏州拙政园的远香堂、苏州留园的涵碧山房、北京颐和园的乐寿堂等。建筑依水,此为园林水景的精彩一笔,如今也应用到了国家游泳中心。   有关报道说,这座由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澳大利亚PTW公司、澳大利亚ARUP公司组成的联合体设计的水立方建筑,使用的ETFE膜共由3000多个气枕组成,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完全由膜结构来进行全封闭的公共建筑,凝聚着环保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理念。   毋庸置疑,“水立方”以高科技展现出了“水”的蓬勃生命。但我更感兴趣的是“水立方”所体现出的人文色彩。众所周知,方形在建筑文化中尤其是在中国传统中具有很主要的地位,而悉尼设计师保林如此解读说:“‘水立方’从众多方案中脱颖而出的原因,在于它根植于中国文化的‘方形合院’。我们在设计国家游泳中心的方案时考虑最多的问题是如何体现中国运动场馆的东方特点和中国文化血脉。”   北京是方形网格的城市格局,所有的民宅、故宫、四合院都是方形。从这点上看,设计成方形的“水立方”非常贴切地反映了中国传统建筑格局。而另一方面,动静结合的“水立方”,更使建筑本身具有了丰富表情:白天,“水立方”淡蓝色的“外衣”沐浴着明媚的阳光,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一片柔和温润;夜晚,华灯闪耀,“水立方”气泡流光溢彩,仿如水晶宫殿,纯净又柔美。   水立方既展现出了诗意的水性,也秉承了中国传统方形建筑文化的血脉与特性,由此被称为一个先锋的建筑典藏。从“水立方”的大放光彩,我们应该很清楚地看到,其之所以光彩夺目,完全是缘自于中国建筑文化的沉淀、积累之后的一种创新与延伸。直白一点地解读,这也就是说,所有的新潮或先锋的城市建筑,都应该是有源之水,而不是强做硬做所谓的“创新”状。以这种理念,去观照现今中国城市建筑此起彼伏的水景住宅,不啻是一种警醒。   中国人历来崇拜“西风”,中国楼盘建筑在这一点上尤甚。继环境风、房型风、欧陆风之后,近年来,国内又流行起了强劲的水景住宅风。“亲水景观”楼盘不断兴起与热销。以上海为例,有数据统计,建有或靠近水域的楼盘(500米以内)相比离水域较远的楼盘(500米至1000米),均价要高约5%至10%。其实,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向往“小桥流水”、如诗如画般的生活环境,向往“碧波荡漾,鱼鸟成群”的自然美景,精明的房地产开发商瞄准都市人对水景住宅的向往,不失时机地张扬铺天盖地的“水”招牌,这本无可非议。本来,水景别墅,最主要是运用自然、人造水景或二者结合的方式,通过水的灵气来反映别墅建筑本身的生动。但是,看看我们在一些湖畔、水边扎起堆来的水景住宅,根本没有考虑到小区的周边环境,这样就使得许多水景住宅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成为一个孤岛。有专家举例说,上海苏州河、黄浦江沿岸的众多楼盘,就由于大多位于上海的市中心区域,开发商为了追求更多的获利,许多住宅建筑都是小高层和高层,有的甚至是超高层,这就使得原本并不宽阔的河道显得更加狭小,如果从高层往下看,苏州河就变成一条水沟。水景的设计如此缺乏生态性,哪来水的灵气?没批驳它对自然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破坏,就已是非常客气了。   利用国外流行的水景住宅开发理念来进行中国楼盘的建筑设计,这本是一个好事,但问题是,我们的很多水景住宅,只是依样画了个表面葫芦,内核却单薄得一看见底。说刻薄点,那就是只着重于使其演变成了一个流行符号罢了。当建筑只是贴上了一种流行符号,我们还能从中看到多少文化积淀下来的影子?世界很多大师的建筑设计是多么的让人神往,它们就像明星一样让人景仰。对欧美和中国建筑颇有研究的林鹤先生如此讥讽说:“明星建筑恰如电影明星一样,某一段时期最顶级的时新风尚就在它们和他们的身上得到了绝无含糊的极端体现,非让人们望尘莫及;又好比伊夫?圣?洛朗春秋时装发布会上的天桥云裳,美则美矣,却很难容我们披挂在北京的街头。”林鹤这话说得太妙了,他一针见血地道出了建筑文化一旦成为流行符号的歪曲意义:建筑这种消费落到了家居上,就升格到极品奢侈的程度,就摇身变出了为世人所艳羡而兼效仿的艺术等级的别墅建筑,但可笑的是,被贴上了标签,并没有实用价值。把林鹤的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