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丝绸之路河南道
著名的丝绸之路主干道研究者甚多,并且已基本上得到国内外学者和公众的认可,但丝绸之路的另一条主要线路――河南道,至今仍鲜为人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内是丝绸之路河南道主干线经过的主要区域。自前凉至明清时期,丝绸之路河南道甘南段由东南向西北,沿岷江和白龙江河谷西行,经大夏河或黄河干道河谷,斜穿甘南全境,连通了四川和青海,成为连接沙漠丝绸之路和南方丝绸之路的关键通道,对西北、西南和藏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起过重要作用。因之,甘南在丝绸之路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
河南道的开通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居住于青海湟水流域(即北连河西走廊,南通甘南境内的黄河、大夏河、岷江和白龙江流域)的戎羌民族与甘南的居民进行着原始的民间往来贸易,甘南至青海商业通道的雏形初步形成。这种民间交流关系一直延续到公元4世纪初的前凉时期。西晋以后的五胡十六国时期,群雄割据,张轨为保全河西,在武威建立前凉政权(301~376),统治了河西走廊和新疆东部、青海大部分地区。基于政治、军事、商业的需要,前凉经过40多年的努力,使官方管理经营的丝绸之路河南道初步形成规模。
继前凉之后,鲜卑族慕容氏的一支――吐谷浑人于4世纪初,由东北迁至甘青一带,占据了黄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在南北朝时期被封为河南王,建有“河南国”。当时的丝路咽喉河西走廊受中原战乱影响,政权割据,经济封锁,咽喉地段出现阻塞,割断了国际交流的大动脉,形势严峻。因此,从兰州西行,经西宁北穿祁连山扁都口至张掖,或经青海湖北岸西行,穿当金山口至敦煌,或经格尔木穿阿尔金山口至若羌的丝绸之路青海道(羌中道)得以形成。吐谷浑政权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宗教等多方面的需要,迫切需要开辟一条由自己控制,能够沟通长江流域和西域的通道。于是在前凉开通的丝绸之路河南道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和维护了这一通道,东南接南方丝绸之路,西北通青海道。
河南道的演变
吐谷浑政权开通的河南道,经过两个多世纪的经营,已演化成一条设施完善、线路固定的国际贸易通道。但随着吐谷浑国势强弱和疆域的变化以及战争等原因,河南道各支线的畅通程度和使用频率也有所不同。635~663年,经过隋、唐两个王朝的致命打击,河南王国几乎崩溃瓦解,吐谷浑只剩下柴达木南北支道了。作为一条国际通道,河南道已不复存在,但作为地域性交通通道,仍然发挥着作用。当年,隋炀帝西征和唐李靖西征都是经由河南道路线到达前线的。
宋朝末年,由于西夏占据河西,北宋王朝联合当地少数民族,经过数十年的努力,终于重新开通经河南道至西域的东西通道。元朝时期,蒙古军队先后两次起用岷江支道进攻大理。明清时期,河南道还在营运,只是已经分解为难以彼此互通的区域性交通通道。其中岷江支道由原来的南北走向改为东西走向,成为沟通益州(成都)和甘南西北的通道。
河南道的路线
狭义的河南道仅指甘南迭部的卡坝至青海湖伏俟城一段的线路;广义的河南道则是从古益州(成都)经川北通过茂县、松潘至甘南的临潭、夏河,青海的同仁、贵德,抵达青海湖,西通敦煌和若羌,是连接南方丝路与西域丝路的国际大通道。该线从成都南下经宜宾―昭通―曲靖―昆明―晋宁―江川―开远至越南的老街和河内;西南行经西昌―大理―腾冲至缅甸的八莫;从青海湖伏俟城、都兰南经玉树入藏,自拉萨抵吉隆或聂拉木―尼泊尔加德满都接吐蕃―泥婆罗北印度道;或由南疆和田或于阗经克里雅山口入藏,经日土―噶尔穿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之间的河谷,抵吉隆或聂拉木―尼泊尔加德满都,将西亚、中亚和南亚的陆路交通线路连为一个整体。
丝绸之路河南道有四条分道,即西蜀分道、河南分道、柴达本分道和祁连山分道。它们之间从东南到西北依次连接。
西蜀分道是河南道北起古河南国?\川(今碌曲尕海一带)境内,经过蜀地西部松潘顺岷江而下,通往成都的通道。该道在西蜀,经汉中通往建康(今南京)。在甘肃省境内,东晋南北朝时期分为岷江支道和白龙江支道两条线路,二线并行,中段可串行。岷江支道沿岷江而行,接白龙江,北端终于白龙江上游迭部县的卡坝乡。白龙江支道沿白龙江而行,有扶文径、武都径、宕昌径三条线路,皆起自四川广元县昭化镇,以宕昌径使用最为频繁。溯白龙江西北行,依次经过广元三堆镇―白河―白水―姚渡,文县碧口―玉垒坪―临江寨,武都透防―县城―两水―石门,宕昌沙湾―两河口,舟曲峰迭―巴藏至迭部卡坝古城,与岷江支道相接。白龙江中段原为西蜀分道经汉中通往建康(今南京)的最佳线路,但在东晋、南北朝时期,沿线各地曾发生过大小战争200多次,交通时常阻塞雍滞,故中西交通多取道岷江支道。
河南分道是河南道在甘南境内的主要线路,东南接西蜀分道至成都;西北接柴达木分道通往敦煌、鄯善和高昌,接祁连山分道通往张掖和漠北。河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