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子寨:偏远所以原生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瓦子寨:偏远所以原生态   汶川地震当天,由于通讯中断和道路毁坏,当地政府无法与山上羌族群众联系,派出大批党员干部跋山涉水徒步进羌寨,指导群众抢险自救。冒着生命危险赶往维城乡的干部,在大山里走了两天两夜才到达目的地。而几乎同时当地羌寨也派人奔往县城向上级报告灾情,途中有四名乡、村干部被余震落下的滚石砸死。   而到了2008年5月25日中午,在瓦子寨,许多村民已经开始田地中劳作。绿油油的洋芋苗望不到边。一户村民一家六口正忙着为玉米覆盖地膜。   “战胜大灾难,要靠国家,也要靠每一个受灾群众生产自救。”一位羌族干部说道。         瓦子寨是茂县维城乡五个羌寨中的一个,最为偏远,地处黑水县和茂县交界处的赤不苏河流域,距两个县城都有90公里的路程。因为交通不便,反而保留下较为完整的羌族习俗,可谓“羌文化原生态之乡”。   维城因三国时蜀汉大将姜维曾在此筑城固守得名。整个瓦子寨全部依山而建,高低起伏极有规律,环环相扣的建筑如散布在山野中的活化石。房屋全部以木石结构为主,是古羌人“依山居止(前文说“上”),垒石为室”风俗最正宗的建筑群,高三层,下层圈养牲畜或贮藏农具粮食,中间与顶层供人居住,房顶还盖有称之为“楼子”的偏房,在最高的墙头上供着白石神。上下层之间木梯相连,进屋时需七弯八拐,如入迷宫,加上窗开得很小,墙很艰固,光线昏暗,即使大白天进去也让人感到神秘莫测。由于寨子以前是理番厅的“前方”要塞,部族间也经常械斗,和其他羌寨相比战时痕迹格外明显,除寨址的选择都在高、险、奇、峻等易守难攻的地方外,还有碉楼和黄泥夯筑的古堡遗迹分布周围,和雄伟的山寨浑然一体,形成一道坚固的防线。从房顶望去,江山雄壮,前村和中村等寨子尽收眼底,犹如一个古老的观景台。   生活在瓦子寨的古羌后裔,血脉里依旧流淌着勤劳善良、勇敢顽强的血液,至今仍保留着羌族传统的生产生活习俗:他们在星散的田地上种植着青稞、胡豆、洋芋、小麦、大蒜,放牧着牛羊,一年四季辛勤劳作,饮食上也就以出产物做成的酸菜和派生的酸味食品为主,尤其是酸汤、烧馍和荞麦食品更是远近闻名,即使土豆,也有上十种吃法。   寨子里的人衣着虽然和赤不苏等其他羌寨的人相似,但因处于理县与黑水之间,难免受到两地影响,显现出羌族服饰文化多元的特征。      补充阅读   咂酒   当地人称为“尔玛西”,用青稞、小麦等酿成,装在坛中密封,供喜庆或待客时饮用。瓦子寒每家都有十多坛至数十坛。每一次开坛都要举行庄严的仪式,因为能从一位高龄的长者挥动的酒杆与唱颂的祝词里感受到了特有的热情和坦诚的胸怀,喝起来就挥洒自如了,一口气从酒管中吸进数百毫升,反复多次,轮流坐庄,用歌舞相伴,直到一坛酒被吸成水的味道方止。      锅庄   紧接着咂酒,酒酣耳热的人们还会身着民族服装,围着火塘,手拉手放歌踏步。瓦子寨的锅庄样式变化多端,或激昂或婉转,追求着整齐划一,自然流韵,从一种舞姿自然就会过渡到另一种舞姿,男女老少齐参与,人人尽可乐在其中。伴唱的歌则古朴豪放又婉转动听,均用羌语传唱。 3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