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学习和记忆的神经基础PPT.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习和记忆的神经基础PPT

学习和记忆的神经基础 内容: 一.学习和记忆的分类 二.遗忘症和记忆痕迹 三.学习和记忆相关的脑区 四.学习和记忆的突触机制 五.学习和记忆的分子机制 第一节 学习和记忆的分类 学习可分为简单学习、结合学习和复合性学习。 根据信息的类型、信息储存和读出的方式,可将记忆分为陈述性记忆和非陈述性记忆。后者进一步分围种类型:程序性记忆、启动效应、联合型学习、非联合型学习。 根据记忆保存的时间长短,可将记忆分为4级: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和永久记忆。 图示 BACK 二. 记忆痕迹 Lashley提出的同等能力学说是不正确的; Hebb的细胞集合学说: 1.记忆痕迹广泛分布于细胞集合的突触联系中; 2.细胞集合可由那些参与感觉和感知的同一群神经元组成; 3.细胞集合中的部分神经元被损毁并不能消除记忆。 大脑皮层感觉区既处理感觉信息又可以储存记忆。 电刺激颞叶产生的现象与电刺激其他皮层产生结果具有本质上的不同。 BACK 第三节 学习和记忆相关的脑区 一.颞叶和陈述性记忆 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的解剖学结构和神经机制是不同的。 H.M.遗忘症病例和内侧颞叶切除的猴动物模型说明内侧颞叶,特别是嗅周皮层对于陈述性记忆是比不可少的。 二. 间脑和陈述性记忆 间脑的三个结构在陈述性记忆中扮演重要角色:丘脑前核、丘脑背内侧核及下丘脑乳头体。 证据:N.A.病例和Korsakoff综合征。 三.海马和空间记忆 海马在记忆方面的功能可能是空间记忆、也可能是工作记忆或关联记忆。 四.新皮层和工作记忆 前额叶皮层和顶内沟外侧区都存在与空间工作记忆相关的神经元。 BACK 第四节 学习和记忆的突触机制 记忆最终存储于突触结构和功能的修饰之中。 成年哺乳动物活动依赖性突触可塑性变化的机制与发育过程中确保神经通路正确连线具有惊人的相似。 成年哺乳动物突触可塑性变化的基本分子机制与无脊椎动物神经系统负责记忆形成的分子机制极为相似。 一. 无脊椎动物学习和记忆的突触机制 学习和记忆是突触修饰的结果。 突触修饰可由神经活动转化为细胞内第二信使而触发。 记忆可以是现有突触蛋白变化的结果。 二.脊椎动物学习和记忆的突触机制 (一)小脑皮层的突触可塑性 小脑LTD可能在运动学习中起到重要作用。脊椎动物小脑的运动学习功能可能与海兔经典条件反射存在相似的突触机制。 (二)海马和新皮层的突触可塑性 LTP和LTD可能是陈述性记忆的奥秘所在。 海马NMDA受体依赖性的突触可塑性形式也见于新皮质。新皮质突触可塑性可能遵循着共同的规则,使用相同的机制。这些机制与已知的在大脑皮层神经连接发育中的机制非常相似。 BACK 第五节 学习和记忆的分子机制 一.蛋白激酶C的持续活化 LTP诱导过程中,蛋白激酶C的铰链被切断,使催化区域游离出来,漂流到胞浆中,永久性地处于活化状态。(图21-37)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