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仙谷闻奇韵 琼台御清风
满目的苍翠之中,挺拔裸露的花岗岩群峰迎面而来,层峦叠嶂,怪石嶙峋。左侧高崖上的四个红色摩崖大字:“琼台仙谷”苍劲有力。
假如没有东晋的孙绰,我不知道天台山还有没有今天在中国山水文化中的江湖地位。那篇脍炙人口的《游天台山赋》把天台山的壮丽景色渲染到极致。也许是天台山最早、最精彩的一个广告了。
“双阙云辣以夹路,琼台中天而悬居。”孙绰赋中的“双阙”和“琼台”,就是今天的琼台仙谷,这篇掷地有声的《游天台山赋》如今就镌刻在琼台仙谷景区入口的思仙桥侧。
琼台仙谷景区是一处典型的花岗岩地质地貌景观。灵溪为该景区的主景线。沿溪北行,两旁奇峰纷呈,怪石错列。
我是相信一见钟情的,至少对琼台仙谷是如此。
在景区的下人口仙谷广场,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满目的苍翠之中,挺拔裸露的花岗岩群峰迎面而来,层峦叠嶂,怪石嶙峋。左侧高崖上的四个红色摩崖大字:“琼台仙谷”苍劲有力。每个字的直径高达12米,召集了众多能工巧匠,辛苦镌刻了大半年才告完成。
景区人口的设计颇为精巧。穿过两个中间由桥连接的小隧道,眼前豁然开朗,一座古色古香的弧形廊桥横卧坝上,将水面分割成两处。大坝的下面是百丈湖,上面为八仙湖,据传八仙曾经在这里仙游过。
走过廊桥。沿临水栈道徐徐而行。八仙湖澄清似镜,倒影如画。对面山上一组组奇峰怪石列队相迎。这一峰,是修炼千年的神龟,餐风饮露。吸天地之精华;那一石,是驴行天下的徐霞客,策杖负囊,行色匆匆;另一处,是风流倜傥的诗仙太白,酒意正酣,临风而吟。远处,北双阙如屏障般拔地而起,横亘山谷。
最为有趣的是立在水中的三尊石像,其中一男一女,像是一对情侣;另外一尊立在河滩,活脱脱像极了济公。那对情侣在这里谈情说爱。让人只羡鸳鸯不羡仙,可济公活佛你在这里当什么“电灯泡”?
过了八仙湖,就进入了壁立千仞的灵溪峡谷。前行 不远,是孤挂在岩壁上的悬空廊。
廊里的壁上,有一幅方孔圆形铜钱浮雕。铜钱的方孔是一个“口”字,分别可以和上下左右四个偏旁组成“唯吾知足”四字。趣味盎然,发人深省。
九峰台距离悬空廊不远,相传是八仙传道张伯端之处。台子中央的是一幅阴阳太极图案,图案四周环列着九块立石,代表着环峙周围的九座山峰,一一对应着八仙和得道成仙的张伯端。对面山岩上有一处摩崖,是宋代赵孟?\所题“道源”二字,点出了琼台为道教南宗之所在。
从九峰台沿溪而上,峡谷开始变得狭窄。右侧山上的玉帝圣碑卓然而立,纹理若隐若现。湍急的溪流上趴着一块巨石,有人告诉我这叫游龙伏虎。龙我是没看出来,研究了半天,我还是觉得它活像一只猫。不过等转到石头的背后,眼前果真出现了一颗龙头,特别是巨石上端那个有些破碎的圆点,真可谓“画龙点睛”之笔。
一座单拱砖石构筑的望仙桥枕卧在奔涌的清涧之上,藤蔓垂挂,古意幽然。桥前涧中的巨石上,刻着李白那首气势磅礴的《琼台》诗:“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
名为望仙桥,可仙踪在哪里呢?往前走出不远,同行的人让我同头。一高大石柱成人形矗立,这就是观音岩。观音石像神色恬静,慧目微启,慈祥地端详着我们这群游走在山谷中的凡夫俗子。
绿丛掩映间,有一块空地可供游人休息,中间有一块天然立石,形似一人在苦思冥想,这就是传说中紫阳道人张伯端静坐隐修的悟真坛。坛旁有一个两块巨石相叠而形成的“悟真洞”,巨石之间的缝隙里,生长出两棵树,让人啧啧称奇。
峰回路转,曲径通幽,眼前突现两间简陋的山房,柴门紧闭。门额上题写着“蛰居洞天”四个字。房前有路通向碧玉苑,那里有四个水潭名为“澄碧”、“玉渊”、“连清”和“环翠”,取自李白《琼台》里的诗句:“碧玉连环八面山”。
皓月当空,坐在“仙人座”上远望群山,恍入仙境梦乡,天台山八景之首的“琼台夜月”即得名于此。
进了“蛰居洞天”,这里原来是一条人工开凿的隧道。穿过隧道,声若洪钟的百丈瀑豁然出现在眼前。对面的山间高崖耸立,树木丛生,瀑布色如霜雪,飞流而下,直泻进湛碧深邃的龙潭之中,巨大的轰鸣声在空谷中激荡回响,不绝于耳。
百丈瀑右侧的金庭洞不大,名气可真不小。它是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之一,周灵王太子晋王乔学道的地方。洞口有一只活灵活现的石龟,相传是当年伴随王乔修炼的乌龟所化。
四周凌空的山峰顶上,建有一座造型别致的三角石亭,亭顶远远看去就像一只展翅欲飞的仙鹤,传说这里就是七月七日王乔跨鹤升天的跨鹤台。王乔驾鹤升天后,成为天台山的主神,就连国清寺都把奉他为护法伽蓝。
“妙境之中难言妙,天台以上别有天”。从跨鹤台下的通天牌坊开始,便是天梯般的凌云栈道。
走上栈道,大家都很兴奋。向前看,栈道镶嵌在岩壁上宛转盘旋,曲折上升;向上望,峻峭的岩壁像屏障一样接连不绝,直刺青天;向下俯瞰,万丈深渊下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