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赏金沙江岩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寻赏金沙江岩画   暮春时节,我约了同事,去金沙江,寻赏金沙江岩画。   说是寻赏,那是因为在我们到达之前差不多20年,就已经有人发现并报告给了有关当局,随后又有不少人抵达,作调查,搞研究,下结论。我们现在只是循着别人的足迹去感受一番而已。   20年前,有人在金沙江沿线的岩洞中发现了古人的绘画,线条粗犷,内容丰富,数量众多,研究者遂以发现的区域命名为金沙江岩画。据专家考证,这些岩画属古人类重要的文化遗存,至今已有8千年的历史,是研究人类古代文明发展进步非常重要的历史依凭。      艰难旅途      我们是为国家图书馆纳西族人文数据库项目采集图片及视频素材而去寻访金沙江岩画的。我被多次强调前往时道路艰险,去的车当是越野车,还要走很远很险的长路,女士不宜前往。我有些不以为然,以为是夸张的说法。但还是信了这位负责人的话,开了越野车去。   中午出发,掠过玉龙雪山一侧,过鸣音乡,翻羊子脑壳,我们向着玉龙县宝山乡的花依村进发。因为金沙江筹建电站,这条公路也受益,变成了较好的柏油路。但从行政村高寒开始,山路就变得相当艰难起来,路面坎坷,岩石裸露,不仅考验越野车的性能,也考验驾驶者的胆量,二十多公里的村道,开了一个多小时。傍晚时分,我们抵达了金沙江大峡谷半山腰的花依村。我们在村民和秀强家食宿,也要请他当向导并帮我们背设备。   次日一早,带上干粮和水,徒步向金沙江更深处进发。一出门,就感觉到路非常陡,我随身带的海拔表的计数下降很快。过了二村的庄房,路越走越陡,越走越险,到看得见金沙江的那一段,纯粹就是攀岩了,必须手脚并用,踩好这一步,看好下一步,手里总要抓住岩石的棱或是灌木丛,才敢移下一步。这时候,我才明白文管所负责人为什么一开始就交待不要女士来此。   正午的时候,我们终于来到了距离金沙江面不远的岩洞,在这里,听得见金沙江的涛声,似乎已近在咫尺了,但和秀强去江边背水上来做午餐,一去一回,就是半个多小时,可见山势的险竣。   午饭后我们走进岩洞,一幅幅古人绘就的图景依次呈现在我们眼前。      岩画畅想      事实上,我们今天抵达的洞有上下两个,上洞洞口较大,但不深,岩壁上的画被雨水长期侵蚀,大多已经漫漶不清,只能辨认出不多的几幅图案。而精彩的图案在下洞,洞口很陡,被两三棵树掩映,洞内地面上铺满了厚厚的羊粪粒,走在上面。感觉很费力。这个洞要深一些,而且洞内还有洞,正如一个两室一厅的居室,外洞像客厅,很宽敞明亮,而岩画就在外洞的岩壁上了。   岩洞洞壁并不平整,呈黄白色,岩画线条呈红色或暗红色。随着视线的慢慢移动,一幅幅岩画渐次明朗起来。岩画的面积在这个洞里约占十几平米,画中的内容大多为动物,最多的是鹿、野羊,也有猴子、野牛、人等。小的只有巴掌大,大的则如真羊一般。有公鹿,因为在两腿之间画出了明显的雄性生殖器。也有怀孕的母鹿,很大的肚子,用红色涂满。   显然,岩画并不是一次完成的,因为色彩有深有浅,风格上也有差异,甚至有后来画的覆盖了原来画的。然而,整体的风格却大体一致。   我们无法确知古人画这些动物的真实目的,同行的文管所的和师傅说,古人画这些画更多是出于祭祀的需要。   大部分岩画的高度正好适合人站立可画的高度。站在古人曾经站立的地方,穿过时间的隧道,我努力想象古人画画时的情形。当然,这是非常困难的。以今天一个电话可达世界任何角落,GPS可以精确定位任何一个地方,物质条件已经相当富足便利的现代人的生活体验来还原古人的情形,显然是不太可能,但当我轻拂着岩壁,一一看过去的时候,我还是愿意展开想象的翅膀,看看古人绘画时的情形。   这应该不是一个人完成的,而是历经很多代共同完成。对画者而言,他不是把画画当作创作,所画的也称不上作品,他只是表现而已。也许,第一次画画完全是无意识的,当他拖着满身血迹的小鹿来到洞里歇息,沾满血迹的手无意识地在岩壁上抹了几下,当他转头看到血迹在石壁上留下的形象时,似乎激发了他的灵感,他顺手再来几下,画出了一头鹿。后来,他又猎获了岩羊,在高兴之余,又在岩壁上画了一只岩羊。就像今天的很多少数民族,每逢宰了猪、羊,要把胆、尿泡挂在墙上一样,既是给他人看,算是炫耀,也算是对逝去先人的告慰。   另一个时间,又一个猎人来到这里,看到这些画,他有些不服,在等待、出击之后,他也猎到了一头鹿,为了表明自己的成绩,他也用鹿血和着洞外的红泥在岩壁上画了一头更大的鹿。   石壁上的鹿渐渐多了起来,又一名猎手来到这里,然而,他守候了几天,却无所获,见到石壁上的鹿群,满心希望来日有一个惊喜,于是他在石壁前跳起了狩猎的舞蹈,果然,他在第二天猎杀了一头獐。于是,他也用血和着红泥画画,那是一把弓箭,对着那一群正在“吃草”的鹿。   如果说这些狩猎场景让我看到的是一幅幅古人为生存而奔波的生活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