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雅拉香波雪山下的望果节
乃东的黎明,一座金色的雪峰傲立在南方的天际。沿着山峰的东经92度一直向南,它所向披靡、势不可挡。这座雪
峰有一个美丽的名字:雅拉香波。雅拉香波是喜马拉雅山脉北麓的一座孤立的大山,海拔6636_8米。山上的冰雪融化成了雅砻河,清澈的河水沿着河谷,在泽当地方汇入雅鲁藏布江,全长70多公里。
雅拉香波和雅砻河,可以说是藏民族、藏族历史、藏族文化的发祥地。
山不在高,水不在长,在这块丰腴的雅砻河谷里,诞生了西藏历史上的第一位赞普、第一座宫殿、第一块农田、第一座佛堂、第~部经书……。
从行政区划上说,雅拉香波和雅砻河的所在地山南地区下辖浪卡子、贡噶、扎囊、乃东、桑日、曲松、加查7个县,乃东县泽当镇既是县府,也是山南行署所在地。从地理上说,山南地区是指冈底斯山与念青唐古拉山以南。雅鲁藏布江中游,雅砻江河谷一带。西起曲水,东到加查,北与拉萨河谷一山之隔,而南部一直延伸到喜马拉雅山脉南麓,接近了印度的布拉马普特拉河。
乃东是藏文化的滥觞之地。“乃东”,藏语意为“象鼻山尖”。我很长时间都在疑惑,那只象在什么地方?那只象的鼻尖在什么地方?
我们从乃东泽当镇沿平整的公路南去,溯雅砻河而上,一直向着绿色的大山走去。一座白色的金字塔般的雪峰镶嵌在蓝天、白云和山谷禾田之巅。沿途,一处处村落洒落在弥漫河谷池渐黄的青稞田中,一座座寺院飘隐在油绿的杨树丛中。大约70公里就到了亚堆乡,也就是过去的曲德贡乡。在曲德贡寺的红墙金幢边,迎面一座大山忽然变成尖锥似的,河流突然分为东西两道,去隆子和错那的公路向东偏去,一条小路沿山尖西侧的流水西上。仰首瞻望,已经没有了宽大的山体和尖耸的雪峰。高高的路牌上用中英文标写着:(左行)隆孜县城104km错那县城173km(右行)亚桑寺3km。
根据GPS提供的数据,我在谷歌卫星地图上找到自己所在的位置,这时我才知道,我们已经站在了雅拉香波的脚下,站在了象鼻山的尖端,站在了鼻子尖前。我通过卫星地图,在相当于15
公里的高空中看到了雅拉香波的奇异全貌。
“雅拉香波”在藏语中的意思是“上神香波”,在“世界形成之九山神”中排列第二位,又称“斯巴大神雅拉香波”。在
公元8世纪的敦煌古藏文手写卷中曾多次提到雅拉香波,称“雅拉香波乃最高之神”。但当地人一直认为,雅拉香波是一只伟大的自象。如今有了卫星遥感技术,从遥感图上看,雅拉香波果真是一只俯首帖耳的白象,伸出长长的鼻子,伸向面前的雅砻河。这就是被古老的藏民族所敬仰的雅拉香波,有着尖尖鼻子的大象。而乃东,正是象鼻山尖前的村庄。
十分感叹远古的西藏先民,居然有着如此难以想象的视角和高度,能如此精确地判断出这座大雪山的造型。而且还为它命名了雅拉香波这样无与伦比的好名字。
雅拉香布北流的溪水形成了雅砻河。雅砻河谷,是吐蕃最古老的部落繁衍之地,被誉为藏民族的母亲河。她滋润了两岸丰腴的沃土,孕育了藏族的文明,为游牧过渡到农耕创造了绝好的自然条件。
公元前2世纪初叶,西藏第一个藏王聂赤赞普在雅砻河谷建立了名为“博”的部落,并确立子孙世袭赞普的制度。相传,人们在雅砻河边看见一个陌生人,因语言不通,不知道他从哪里来。那个人手指天上,人们就以为他来自雅拉香波的雪山顶上,于是人们就把他高高抬起来巡游,用肩头当做他的宝座,并拥立他为首领,称他为聂赤赞普,藏语意为“肩座王”。人们在山上修建了雍布拉康供赞普居住。这座被誉为西藏第一座宫殿的雍布拉康,历经千年,至今依然高耸山顶,和雅拉香波一起,俯视着雅砻河谷的人民和田地。
公元前一世纪左右,吐蕃第八代赞普布德贡杰时期,雅砻部落已开始发展农业,人们已经掌握了播种、修渠和灌田技术。那时的吐蕃贤臣茹列杰在《贤者喜宴》中记述到:“其聪睿之业绩是:烧木为炭;炼矿石而为金、银、铜、铁:钻木为孔,制作犁及牛轭;开垦土地,引溪水灌溉;犁地耦耕:垦草原平滩而为田亩;于不能渡过的河上建造桥梁;由耕种而得谷物即始于此时。”
公元1388年(明洪武二十一年),萨迦派僧人索南坚赞撰写的《西藏王统记》,也记载了:“钻木为孔作轭犁,合二牛轭开荒原,导汇湖水入沟渠,灌溉农田作种植。自斯以后,始有农事。”
在第十一代赞普时期,吐蕃制定了以二牛一日耕的面积为耕地面积单位,第二十八代赞普时期,佛教传入雅砻河谷。随着雅隆部落与其他部落的交往联系和互相融合,雅隆部落自身也发展壮大起来,在各部落问的兼并战争中一直处于优胜的地位,稳固的统治、统一的精神,并掌握着富饶的土地…--到了第三十二代赞普时期,雅砻部落不断扩充领地,取得了整个吐蓄的政权,最终成为西藏最强大的部落。而他们崇奉的山神也就成了众部落共同信仰的山神而成为最高神灵。在藏文史籍文献中,往往称雅拉香波山神为王族神灵。
公元7世纪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buntuLinux操作系统第2版(微课版)钟小平课后习题答案.doc VIP
- 输电线路三跨的经验分享.ppt VIP
- 电动汽车分布式驱动系统动力学分析与优化设计.docx VIP
- 专题1.4数轴与动点经典题型(四大题型)(原卷版+解析).docx VIP
- 幼儿小蝌蚪找妈妈绘本ppt课件.pptx VIP
- 磷酸铁行业现状.docx VIP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后习题答案(2018版).pdf VIP
- 6.1 树立法治观念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pptx VIP
- GB_T 43933-2024 金属矿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技术规范.pdf VIP
- 车牌识别系统软件使用说明8.1软件基本设置.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