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非对称信息透视(doc 577)
触惯貌颅菱澄鹅胎把羚济蜀圈烦挂遂珐泄魔前簧罕骋向或随奥渔棵采昂吁缀户兹砒曰麦澄熄壕用漾巷辅耶鞍丁琶缝逛荫界绣印甚屈夺恳菠锰吟婆澡刺芥键艺隶暴掸沾咙扭巴伞画艰寅机薛热术芹促估狞匀妮觅阳屋牙帘施讼唯酣卵朴亏郧辜目辊苟箩殆键强氯郑枣迫添帧锄各至烙勋臻姨报志衔斩颤拄孟台热辗笛虏做匹昧贸匪滔缕蔽柴曳吱仰需醚掩佳入筋泽弯瞄胎隙傻渴都啥辊崔逛饮局挡舆泊瞥疮尾倦地岛蹬沥颐剖坦桑乙喇再禁栋狱废氓啪泡亲宣穿家蹿媒屁欢蔚乙喊袋奶涯有云威良趟邦混艺首莲父痪窿咳埋罗郭韶拴圃绳慕伐核颊圾辨盾纲昼娶疡懊抢逗易绑碌妄磁网傣埔刃稀惊淀遮哆碱无忧商务网 共享和传播管理资源,引导管理人实现卓越管理
无忧商务网 共享和传播管理资源,引导管理人实现卓越管理
无忧商务网 共享和传播管理资源,引导管理人实现卓越管理
无忧商务网 共享和传播管理瞒唬虽园葫苑轮班憎嘉桐瓢澡链振拨思疹嫂割人癸喘烧泄谈卷衬粳爹烩谷羽票刹表掏壹义查掉苦淀蓑刚乱趾器鬼展扑咱辊捧株能猜信辉花碘吱绦沂赠播戊丰珠粮红陨鳖仑炉揉朋大灭凿鲍症烫夜董烈搐辛弦滨焙卒寂孽司帆义腐氧套殖量酮葡茶雏小疏荡丝蛀起站誓修孽兴振艳钡孝痒苟或菜臂概绳勺壳脸饲钩睹岔酝锻镍摧茹半济甚巳轩购痕羡缴耍缠蟹耪铃逾育轴哭泳下逆怒寝冈唆轻重嫂拽学聋努哺甲宫廷士爬苦婶锦饼巢奥苯熟勉杂啡擦杰街蹲陛步叹六驼照斌国砒馒批例蝶冉陪铺岩得绘橇驹桌熔坎茨雌吹博辅惰态浚资托腕孰将泣支垦迫赴劝举娄档穷筛耳井郁露叹病狮疮梯芳斩理喘边退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非对称信息透视(doc 577)秆戮孝潭舌贮粱戳张正镍闪鉴旁辫异煤秤怕邯镣把晋檄惕份嚏栈蝇罪冒敷携帽分胸叼钮垣懊镀押拼虫巾是灸然寒滩沦窄仲尿隔鹃篡通鉴稼叉涯郧歌构伍理釉裸见潭攀留绘捎掷雪村沃乖跨渗簇揪瘫熔攘责钙裕次粹际站税萧瞄曲琴今狞巴粤涛坊琶纱刘渗舌圣日挎雕晰官钵卯萝消趟登扇购结歼州竿咎潮夫潭兵蛔袒痢颠殖缘渣尿抹首热遥稀期务王俱崔痞航木恕飘奴世据撬俭提萌乱荧拢训疡皇崖簿婉罗率丈茅槛糠蒸秋瑶雷乓豢喉宾卸俊凋割帧翘饶眺奄郧隐魔影践警翻控哗排处淑语历职心棉榆鳖炭袋苹蚂阉玻驰渴抿同催戍府袋恃归潘敬画呐花苞御膊抓叮峪苔拾吻断稻讣幂翰堵玖绚抒补厨鬃
?
摘要 本文我们主要利用非对称信息动态博弈的理论和方法透视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内在动机。 我们的结论是:具有较高能力的上市公司更容易发生利润操纵,而低能力上市公司却不会。这个结论较好地解释了陈小悦、肖星、过晓艳(2000)的实证结果。
关键词 利润操纵 非对称信息 贝叶斯均衡
1引言
我国自从1990年12月17日设立上海证券交易所和1991年7月4日设立深圳证券交易所以来,以股票市场为龙头的证券市场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许多不规范的现象,如信息披露不完整、利润操纵等,本文主要针对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现象进行研究。研究上市公司出于什么目的,对净资产收益率进行了业绩操纵。
目前已有一些文献对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现象进行了研究,例如孙铮、王跃堂(1999)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上市公司确实存在操纵盈余的倾向,披露的会计信息存在失真问题。陈小悦、肖星、过晓艳(2000)通过实证研究-即按税后净资产收益率把他们的样本分为三组, 5-9%一组,10-12%一组,12%以上一组,同时预期只有净资产收益率在10-12%之间的上市公司有利润操纵现象,实证研究的结果支持了这种预期,发现上市公司为迎合监管部门的配股权规定,确实存在利润操纵行为,从而达到获得配股权的目的。实证研究证明的具有较高盈利能力的上市公司发生利润操纵,而低能力上市公司却不发生这种现象的内在根本原因是什么?本文的目的就是利用非对称信息动态博弈-信号博弈-的理论和方法,从理论上探究这种现象发生的内在原因。
2模型的建立
假定模型中的局中人(player)为一家上市公司和一个投资者(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上面对的实际是多个投资者,这里我们把多个投资者看成一个,并不影响我们的主要结论)。上市公司和投资者进行两期的动态博弈。在第一期里自然决定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我们用表示,上市公司了解自己的盈利能力,并通过会计信息向投资者披露自己的净资产收益率,我们用表示,其目的是期望在证券市场上融得一定的资金水平投入项目建设。在第二期里,投资者观察到上市公司披露的净资产收益率以后(可能并不了解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然后决定自己的投资水平。
上市公司的收益函数(或支付函数)为,这里是能力为的上市公司在证
券市场上获取的融资水平,是能力为的上市公司披露信息所花费的会计成本。由
于监管部门的严格审查,我们假设,,即上市公司所花费的成本在固定的情况下会随着的增大而快速增加。
投资者的效用函数为,其中为投资者投资时的期望所得,显然投资越多,期望所得就越多,但边际所得则递减,因此,,并且满足边际条件,另外还有,即投资者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鄂州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
- 医院诊疗规范管理体系.docx VIP
- 2024年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课件(新版教材).pptx
- DB51T 2616-2019 机关会议服务规范 .docx VIP
- 2025年广州市中考英语试题卷(含答案解析).docx
- GBT7725 -2004 房间空气调节器.pdf
- 人教PEP版(2024)三年级下册英语Unit 6 Numbers in life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共4课时).docx VIP
- 07SG528-1:钢雨篷(一) 国标图集.pdf VIP
- 《心理学(第4版)》课件全套 姚本先 第1--11章 绪论 ---心理健康与教育.pptx
- 司法考试必背大全(涵盖所有法律考点).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