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邓肃诗歌的叙事性.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谈邓肃诗歌的叙事性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谈邓肃诗歌的叙事性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要:社会政治题材的诗歌在宋代发展繁荣,尤其是两宋之际,一方面源于宋代文人“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参与意识,一方面亦与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相关,靖康之变宋室南渡以及宋末年与与蒙元西夏的对峙,复杂的政治形势使得文人不得不关心和面对。这些因素使得诗人的关注视野更加开阔,反映现实的愿望更加强烈,在叙事和纪事上更加细致,欲图穷尽社会现实的各个方面。本文以南渡时期沙县文人邓肃为例来谈一下其诗歌的叙事性及特点。 关键词:邓肃、诗歌、叙事性 邓肃(1091——1142),字志宏,自号为栟榈居士,南剑州沙县人(今属福建),有《栟榈文集》流传于世。《四库全书总目》评价“即在当时大节与杜甫略相似,其靖康迎驾行,后迎驾行等篇,亦颇近甫奉先诸作,在南北宋间可谓笃利名节之士”。(《四库总目提要》集部十卷,第一百七十五)纵观邓肃250多篇诗歌,其写的最好,有研究价值的是他表现社会现实的叙事性诗歌。 一、从叙事的结构、顺序上分,邓肃的叙事诗歌可以分为本末式叙事诗,和片段式叙事。 《玉山避寇》“前年十月间,胡兵满大梁。小臣阻天对,血涕夜霜裳。去年十月间,左省谪征商。扁舟归无处,江浙俱豺狼。今年十月间,叛卒起南方。官兵且二万,一旦忽已亡。一身幸无责,奉亲走穷荒。天宇如许大,八口无处藏。空山四十日,画饼充饥肠。朅来古招提,和气霭休廊。迎门有禅伯,梵行照穹沧。却念客无归,烧猪饭苏郎。方袍二百指,祖灯其复光。中有护法人,义气赣天枪。倒床得甘寝,不知冬夜长。明朝曹夫子,破浪飞危樯。入门郁春色,满船载琼浆。高谈惊霹雳,佳句刻琳琅。那知奔窜中,一乐得未尝。何当扫阴雪,四海共春阳。便携我辈人,浩歌归最香。世事如弈棋,臧否均亡羊。蓑衣可钓月,底处是金章。”诗人全诗主要采用叙事的手法,回想前年、去年、今年所遭遇建炎二年建州兵卒叶浓等“作乱”之事, 一家八口流离失所,饥寒交迫竟然到了画饼充饥的地步,读之使人痛心。但是诗人并没有沉浸于自己的苦痛之中还是盼望“何当扫阴雪,四海共春阳”,整体来说,按照事件本末顺序一一道来,在这一点上,与安史之乱中的杜甫颇有相似之处,将地方的史实引入诗歌当中。 《刘忠显挽词》开头便写道“靖康之变,死其事者数人,然皆人死之耳。独忠显刘公功业声誉著于两河,虏乞于朝,盖将用之。公独不顾,毅然自尽”,诗人怀着沉痛的心情交代了作诗的缘由。在诗歌正文中,诗人通过实录的方式激情的讴歌了时代的英雄。 全诗善于捕捉人物行为、神态等细节塑造英雄形象。在金营,面对穷凶极恶的敌酋,刘韚“一笑凛长虹”;金人逼其做官,刘韚“毡帐归来眦欲裂”,一心牵挂“北望紫薇湮涕血”,欲“更期结草报君王”,终“义色忠躯略不便,忠言凛凛在襟裾。”全诗采用传记的形式,使得刘韚在金人威逼下的大义凛然的形象,更加鲜活。 对自身经历的聚焦的自传诗歌也是邓肃诗歌叙事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最典型的是他作于建炎二年的《过黄杨岩》。此诗以建州兵卒叶浓作乱为背景,当时因上《花石诗》而被贬谪的邓肃正携一家八口漂泊在外,流离失所,饥寒交迫,无处藏身。贬谪生活恰逢社会动荡给邓肃的人生经历加入了别样的滋味,凄冷的寒风,空荡的山林,无可裹腹的一家老小,诗人的生活惨淡艰辛。然而,此时传来“开缄得捷音,鲸鲵俱面北”,在外避乱的邓肃不禁喜笑颜开,与朋友相邀畅饮“新酒赤如丹,竹萌肥胜肉”。 诗人用纪实的手法回忆了贬谪生活的凄凉,记录了当时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将叙事与抒情水乳交融到一起,在事情的发展变化中感受诗人情绪的起伏。 邓肃仿李白《古意》作《古意三首》“妾身如暮云,阴霾愁渐浓。郎来知晓色,日高云自空。晓色未应夜,愁云不可重。会持一杯酒,举室生春风。”“妾心如寒梅,随郎遍江东。妾身如飞雪,知落何亭中。雪花故清艳,何人能撀节。梅花岁岁春你,千秋香不灭。”“妾如傍雏菊,不肯嫁春风;郎如出谷莺,飞鸣醉乱红。乱红有何好,风雨一夕空。菊花虽枯淡,不愁霜露浓。”诗中的“妾”和“君”都是虚构的,但是诗人寄托在他们身上的情感却是真实的。政局的腐败、社会的黑暗、官位的贬谪都没有打垮邓肃,”他依然能向统治者表明自己守节不移、为国效力的心迹。 二、从叙事因素上看,邓肃诗中的诗题、诗序、自注的叙事性 除了有过程式的叙事性诗歌和片段式的纪事外,宋代诗人还会充分利用诗题、诗序以及诗歌自注,用以交代与事相关的信息,为诗歌正文营造事件情境,使诗歌正文中的叙事、描写、议论、抒情等都有了事情的依托,这方面的特点在邓肃诗歌中得到了具体的展现。 1、诗题 《邓成彦邀李益之朱乔年及某一饭适忌日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