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复舒凝胶加派瑞松配合氧疗治疗新生儿红臀的临床观察.docVIP

贝复舒凝胶加派瑞松配合氧疗治疗新生儿红臀的临床观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贝复舒凝胶加派瑞松配合氧疗治疗新生儿红臀的临床观察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贝复舒凝胶加派瑞松配合氧疗治疗新生儿红臀的临床观察 陈艳辉 赵丽娜(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人民医院 河南漯河 462300) 【关键词】新生儿 红臀 贝复舒凝胶 派瑞松 氧疗 【中图分类号】R7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3-0173-01 2011年5月~2012年4月,我们采用贝复舒凝胶(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派瑞松、配合氧疗,治疗新生儿红臀105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105例,男65例,女40例,根据卢拱照[1]编写的儿科学及护理对皮损进行分度,轻度仅限于皮肤潮红,重度根据皮损程度分为三度:Ⅰ度:局部潮红伴有皮诊;Ⅱ度:皮疹溃破脱皮;Ⅲ度:局部有较大片糜烂或表皮脱落,有时可继发感染,其中轻度48例,重度:Ⅰ度34例,Ⅱ度17例,Ⅲ度6例。 1.2治疗方法 将患儿24h置于辐射台上,保持适宜温度,使患儿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暴露红臀局部,每2h更换体位一次。患儿每次大便后及时用温开水清洁,保持干燥。然后用无菌棉签由内向外均匀涂贝复舒凝胶,局部用干燥氧(湿化瓶不加蒸馏水)吹臀部3~5min(流量为2-3L/min),臀部干燥后,用无菌棉签以同样方法涂抹派瑞松,每日2~3次。 1.3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皮损处皮肤结构恢复正常,颜色无潮红。显效:皮损较前明显减轻。无效:皮损无明显改变。 2 结果 48例轻度红臀24h内显效,1~2d治愈;34例Ⅰ度红臀24h内显效,2~3d治愈;17例Ⅱ度红臀24h内显效,2~3d治愈;6例Ⅲ度红臀24h内显效,2~3d治愈。 3 讨论 3.1新生儿皮肤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组成,其表皮的角质层很薄,细胞间连结束松弛,容易脱落,基底膜的发育差,表皮与真皮结合不紧,容易分离,皮肤的屏障功能作用弱[2],当受到外界的不良刺激后,很容易引起皮肤的损伤,引起发炎。皮肤的清洁与护理有助于维持身体的完整性,给人带来舒适,预防感染[3]。红臀是由于被大、小便浸湿的尿布未及时更换、腹泻患儿大便次数增多刺激臀部,而新生儿的角质层很薄,细胞间连结松弛,反复擦洗容易把角质层破坏损伤到真皮而引起发炎。 3.2贝复舒凝胶,主要成份为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对上皮细胞具有促进修复和再生作用,在无菌操作下结合氧疗,增加了局部组织的供氧,改善了局部创面的缺血、缺氧状态,使坏死组织氧化分解,促进正常组织细胞的氧合,从而加快细胞的新陈代谢,加速创面愈合。 3.3派瑞松为复方剂,主要成分为硝酸益康唑与曲安奈德,硝酸益康唑为抗真菌药,对皮肤癣菌、霉菌、酵母菌等有抗菌活性,对某些革兰氏阳性球菌也有效,曲安奈德为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止痒,及抗过敏作用。同时,我们采用将患儿24h置于辐射台上,使红臀局部充分暴露,可使局部皮肤保持干燥、清洁,受大小便影响小,加上辐射台的石英远红外管具有升温快,渗透力强等特点,其热力作用可促进药物及炎症的吸收,对红臀的愈合有辅助治疗作用。 3.4新生儿红臀也需要早期治疗,避免红臀进一步加重,增加治疗难度。因此,良好的护理非常重要。护理人员除需要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外,还应具有极强的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做到手勤、眼勤、脚勤,有严格的消毒隔离意识,防止交叉感染。 参考文献 [1]卢拱照.儿科学及护理[M].第三版.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社,1995,149. [2]金汉珍,董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50-955. [3]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4.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