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在困难颈内静脉穿刺患者中的应用.docVIP

超声引导在困难颈内静脉穿刺患者中的应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超声引导在困难颈内静脉穿刺患者中的应用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超声引导在困难颈内静脉穿刺患者中的应用 唐培佳 梁勇升 黄今肇 (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 广西玉林 537000)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在困难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患者中应用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肥胖、颈短和颈部瘢痕等64例手术患者,全麻插管后行颈内静脉穿刺,随机分成超声引导组(B组)和常规穿刺组(C组),每组32例,B组以二维超声图像引导进行穿刺,C组以解剖标志定位常规穿刺。记录一次穿刺成功率、总穿刺成功率、失败率、穿刺次数、穿刺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B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总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C组(93.75% VS 43.75%;100% VS 68.75% )(P lt; 0.05),失败率显著低于C组(P lt; 0.05),穿刺次数和操作时间显著少于C组(P lt; 0.05),误穿动脉局部血肿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P lt; 0.05)。结论 超声引导在困难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患者中应用,可以显著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 超声引导 颈内静脉 【中图分类号】R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7-0137-02 颈内静脉穿刺以往主要依靠可以触及的解剖标志和术者经验进行操作,但如果遇到肥胖、颈短以及颈部瘢痕等困难穿刺患者时,穿刺置管的失败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会较高。使用超声引导技术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和降低穿刺损伤并发症[1~3]。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引导下行困难颈内静脉穿刺的方法和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拟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手术患者64例,年龄22~89岁,ASA Ⅰ~Ⅳ级,其中男33例,女31例,体重45~104Kg,肥胖者28例,颈短者22例,颈部瘢痕14例。所有患者凝血功能正常,无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禁忌症,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1.2 穿刺方法:患者仰卧位,右肩下垫薄枕,头后仰并转向左侧约30deg;,使患者颈部充分暴露,同时头低脚高15deg;。操作者站在患者头端,常规消毒铺巾。B组:采用便携式二维超声显像仪ilook25 ( Sonosite,美国),把超声频率为7.5~10 MHz的探头均匀涂上耦合剂后套上无菌手套,横放于颈部环状软骨水平,颈总动脉搏动点外侧,这个时候在显示屏上可以看到两个相邻的圆形及椭圆形超声图像(液性暗区),把超声图像调成彩色后在圆形图像内可看见红色的血流和搏动,探头不易把血管压扁,为颈总动脉;而在椭圆形超声图像内可以看见蓝色的血流,探头容易把血管压扁,为颈内静脉。以此方法辨别动脉、静脉和探明相互的位置关系后,把探头纵向放于颈内静脉在皮肤的投影线上,这个时候在显示屏上可以看见一个宽大的条状液性暗区,轻压探头容易变窄,这就是颈内静脉纵向的截面超声图像。把探头左右轻移,直到条状液性暗区显示最大,定为最佳穿刺点。操作者左手持探头,右手持Y形中心静脉穿刺针,让针体与冠状面成30deg;角,在探头短轴中点的位置进行穿刺,进针方向一直保持与探头长轴方向一致,声像图上可以看见明亮的穿刺针,当穿刺针穿破血管壁进入颈内静脉后,移开探头,经穿刺针顺利回抽到暗红色血液,经穿刺针侧孔置入J形导引钢丝,退出穿刺针,扩张穿刺部位,沿导引钢丝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妥善固定。C组:穿刺者用左手食指和中指在甲状软骨水平的外侧触摸颈动脉搏动点,右手持Y形中心静脉穿刺针在搏动点的外侧0.3~0.5cm处进针,针尖指向同侧乳头,一边进针一边回抽,当抽到暗红色血液时停止进针,同法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妥善固定。所有操作均由同一高年资医师独立完成。 1.3 观察指标:记录一次穿刺成功率、总穿刺成功率、失败率;穿刺次数及穿刺时间(从开始进穿刺针到置管完成);误穿动脉、局部血肿、气胸血胸以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穿刺失败的标准认定:同一部位连续穿刺超过4次不成功或出现血气胸等并发症。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plusmn;标准差(x-plusmn;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P lt;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B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总穿刺成功率高于C组,失败率明显低于C组(P lt; 0.05),见表1。B组穿刺次数和穿刺时间少于C组(P lt; 0.05),见表2。B组误穿动脉和局部血肿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 lt; 0.05),两组均无血胸气胸和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出现,见表3。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