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印度民族性格及其对印度国家的影响
内容提要 印度民族性格是数千年来在特定的宗教文化氛围中熏陶出来的,其中构成印度民族主体的印度教徒的信仰与文化,在印度民族性格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印度教民族崇尚真理、宽容与非暴力、理想主义与浪漫主义、个人主义、等级观念、淡漠历史、业报轮回和文化自豪与民族自尊等理念和观念,对整个印度民族性格的形成,以及印度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军事与外交等方面,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印度 民族性格 印度教民族 宗教文化
民族性格是指民族的群体人格,即一个民族所共有的、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一个民族的信仰与文化,对民族性格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
印度民族性格的形成也是如此。自古以来印度就是一个笃信宗教的国度,有数千年的宗教文明史,因而宗教信仰和文化在印度教民族性格的形成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印度各民族的许多观念、习俗和行为方式,都是长期以来宗教文化在人们心中的历史积淀;即使到了现代社会,一些观念和习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宗教文化的基本精神仍然保存着。
截至2001年,印度有10.27亿人口,其中:印度教徒8.2亿人,约占总人口的79.8%;穆斯林1.2亿人,约占总人口的11.7%;基督教徒2400万人,约占总人口的2.3%;锡克教徒2000万人,约占总人口的1.9%;佛教徒800万人,约占总人口的0.8%;耆那教徒400万人,约占总人口的0.4%。
在印度存在的诸多宗教中,印度教的历史最为悠久,信徒也最多。从《梨俱吠陀》成书时算起,印度教已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长期以来它所形成的经典、教义、哲学、伦理、法律、文学和神话等,对印度人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印度教不仅是宗教,而且是哲学,也是一种社会文化和生活方式。此外,“耆那教、佛教、锡克教是印度思想的产物,可以把它们理解为来自印度教内部、为了满足印度教信仰不同阶段的特殊需要而出现的改革运动。袄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在印度已如此之久……并深受印度教环境的影响”。毋庸置疑,印度教是印度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它对印度教民族性格的形成具有特殊的意义。
二、印度民族性格
中国唐朝和尚玄奘在其所著《大唐西域记》中对印度民族性格有这样的描述:“夫其俗也,性虽狷急,志甚贞质,于财无苟得,于义有余让,惧冥运之罪,轻生事之,诡谲不行,盟誓为信,政教尚质,风俗犹和。”那么时至今日,印度民族性格又是什么样的呢?
从印度教的教义、教俗来分析印度民族性格的形成,无疑比较容易把握其实质。印度教的教义经典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笔者将影响比较大的教义经典归纳为“二二一”,即印度教的“两大圣典”(“吠陀”和《薄伽梵歌》)、“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和“一大法典”(《摩奴法典》,亦称《摩奴法论》)。这些教义经典以及由此延伸而来的印度教社会的文化习俗,是本文分析印度民族性格的重要切入点。
印度民族性格具体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崇尚真理
梵文“satya”(音“萨提亚”)意为“真理”,是印度教中的一个普遍原则,在“奥义书”和其他教义经典中经常被提到,并为印度教历代圣贤所追求。
印度教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印度教人生哲学是分不开的。“梵我同一”为印度教的核心教义。在“爱多列雅奥义书”中,关于“自我”与“大梵”的同一是这样论述的:“是为谁耶?我辈敬为‘自我’者也。是谁自我耶?是以彼而见色,以彼此而闻声,而彼而闻香,而彼而吐语言,而彼而辩甘苦者耶?”“凡为此心者,亦此意者,桑若那也……情欲也,意欲也――凡此,诚皆般若那之称也。”“世界为般若所领导,安立于般若那中,般若那即大梵也。”“涡摩提婆以此般若自我,升出此世界(至)于彼方天界中,尽得其乐欲,永生其臻至矣!其臻至矣!”也就是说,人一旦克服了肉体性,使内在的精神本性显现出来,他就会实现“梵我同一”。
在这种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印度教徒把克服物质欲望、追求精神本性、实现“梵我合一”作为人生的最高理想。
印度独立后的首任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曾经有过这样的评述:“奥义书之中充满着探讨的精神,心智的探讨和寻求一切事物真理的热情”。“我欣赏那种刚健有力的思想,追究问题的精神及理性主义的背景”。“奥义书的显著特点就是依靠真理。‘永久胜利的是真理,而绝不是谬妄。真理是通向神圣的道路。’”
(二)宽容与非暴力
印度民族性格中具有包容性。大约公元前15世纪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之后,吸收与融合了恒河流域的地方文化。如今印度国内多种宗教共存的局面,更是印度民族性格中包容性的生动写照。
梵文“Abimsa”(音“阿布姆挲”)意为“不伤害,不杀生”,亦即“非暴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印度雨水开发启示录.doc
- 印刻在铜锈里的历史.doc
- 印度政府海外印度人政策的演变.doc
- 印度夜色,在光阴中迷醉.doc
- 印尼苏加诺政府的华侨、华人政策及其影响.doc
- 应当充分认识私有化的后果和危害.doc
- 应当科学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doc
- 英国皇家地理学会珍藏的马尔康碉楼.doc
- 英国路虎自行车登陆中国等.doc
- 英国商人的圈套 等.doc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8章 平行四边形 单元试卷(含答案).pdf
-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常考点分类专题(考查范围:整式的乘除、相交线与平行线、概率初步).pdf
- 2024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澳大利亚》教学设计(含两课时).pdf
- 小升初复习特训:应用题-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pdf
- 2024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澳大利亚》同步分层练(第2课时)含答案.pdf
- 2024年秋季七年级语文入学分班考试模拟卷03(解析版).pdf
- 2024中图版北京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pdf
- 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革命传统教育 知识点+练习题(含答案).pdf
- 科技类故事(解析版).pdf
- 措施启示类试题(解析版+原卷版)-2025年高考政治冲刺复习预测(新高考通用).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