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英国皇家地理学会珍藏的马尔康碉楼
由于历史的原因,关于碉楼的记载太少,因此,我们很难准确地了解历史上马尔康地区碉楼的情况。我们收集到的英国人拍于19 世纪末和20 世纪初的马尔康碉楼的图片资料,使我们对碉楼的早期情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马尔康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四川盆地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中部,面积6633 平方公里,是阿坝州州府所在地。马尔康历史悠久,根据县境内发现的哈休遗址、孔龙遗址等,马尔康现今卓克基土司官寨、碉楼及村寨。
的历史可追溯到遥远的新石器时代。马尔康县是以藏族为主,羌、回、汉等15个民族和睦相处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据2006年统计,总人口5.47万,其中,藏族39176人,占人口总数71.91%,主要居住着嘉绒藏族。“嘉绒”系藏语“夏嘉尔摩查洼绒”的简称,意为“东方女王谷”。
历史上马尔康等地就有“千碉之国”的称誉,汉文古籍《后汉书》中有对碉楼的记载。碉楼因其建造的年代、地域、形状、高度、位置以及建造者身份的不同,而有各自的功能和意义,曾经发挥过烽火台、军事防御、避难所、界定边界、宗教场所、储藏室等功能,同时碉楼也是当时土司权利和地位的象征。据不完全统计,马尔康县目前共存有61座完整碉楼及760余座碉房,其中八角碉楼3座、六角碉楼2座、五角碉楼2座,其余为四角碉楼。在马尔康县境内这些经过几百年后仍然屹立的碉楼中,我们看到了精美的土司官寨碉楼、罕见的五角碉楼、残缺的六角碉楼、雄伟壮丽的八角碉楼,看到了保存完整的房碉(指与楼房相邻的碉楼)和大量仍在使用的碉房(指修得像碉楼的楼房),以及墙面上有精美艺术作品的碉楼。
卓克基土司官寨及四角碉楼
马尔康是以原嘉绒藏族18土司中卓克基、松岗、党坝、梭磨四个土司属地为雏形建立起来的,亦称“四土地区(指四个土司地区)”。这些土司在其区域内的权利和地位,修建土司官寨和碉楼曾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修建,甚至下令辖区内甚至邀请其他土司辖区的能工巧匠参加建设,因此土司官寨和碉楼建造技艺精湛,雄伟壮观,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嘉绒藏族石砌楼房和碉楼建造技术的最高水平。
卓克基土司官寨及碉楼位于马尔康县以东7公里卓克基镇西索村。卓克基土司始祖是公元1286年执政的斯达奔,从斯达奔执政到解放时,其家族共计十七代。卓克基土司始祖斯达奔是第三代梭磨土司日迦查完特的三子。第三代卓克基土司南卡乓(公元1401年至1447年间执政)协助宗喀巴大弟子之一的察柯?阿旺扎巴创建了位于卓克基土司官寨以南的察柯寺;第五代卓克基土司甲尕尔乓(公元1512年至1571年间执政)和砍竹喇嘛罗尔伍创建卓克基土司官寨附近的西索寺庙,庙内建有喇嘛罗尔伍的灵塔;历代卓克基土司中有两位女土司,分别是第十一代土司雍忠哈姆(公元1818年至1843年间执政)和第十三代土司仁青旺姆(公元1873年至1891年间执政);第十五代土司钦日斯旦巴迦木措(公元1894年至1910年间执政)为黄教喇嘛,不娶绝嗣,1912年由汶川第二十二代瓦寺土司索代兴之子索观瀛(藏名三郎泽郎)继位,任第十六代卓克基土司。
末代卓克基土司是第十七代土司索国坤。1935年7月,毛泽东、朱德及中央机关长征途经卓克基土司官寨,并在此休整部队多日。2005年,国家相关部门拨款,由当地居民在原有基础上维修卓克基土司官寨,经维修后卓克基土司官寨成为展示红军长征文化和嘉绒藏族地域文化的博物馆。
根据对马尔康县境内卓克基、松岗、党坝、梭磨四个土司官寨碉楼的调查研究发现,除卓克基土司官寨碉原为九层,后拆至五层外,其余属于各土司的碉楼都高达九层,而其他非土司的平民碉楼都在七层以下,这正好与汉文古籍中“王者居九层”的记载相符。当我们看到英国人J.W.布鲁克拍于1908年的卓克基土司官寨及碉楼的照片时,我们可以了解到100年前卓克基土司官寨碉楼远远高出官寨高度,应是九层高碉。
松岗土司官寨碉楼
松岗土司官寨四角碉楼位于距离马尔康县城以西16公里的松岗镇卧龙山冈上。最早的官寨于公元634年由松岗土司始祖盘热(又名柯盘)组织修建在松岗盘果山梁,盘热是西藏象雄地区一个首领的后代,是被吐蕃王朝派到嘉绒地区的军事首领。盘热的一个儿子在松岗继政,另一个儿子绰沃斯甲成为绰斯甲土司始祖。
约于公元1254年,即南木尔甲执政期间,官寨从盘果山梁搬迁到松岗卧龙山冈上,该官寨原名“松岗南木尔甲尼麦彭措宁”,因官寨在南木尔甲、尼麦、彭措这三位首领执政期间,即公元1254年至1401年间修建并完善故名。从公元634年松岗土司始祖盘热到1950年止,松岗土司家族传了二十五代(为不完全统计,因为前后有共计633年的历史无资料可查)。斯甲莫赤博执政期间(公元736年至791年),藏族大译师白若杂纳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