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由列山古墓想到的.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由列山古墓想到的   人人都知道西藏流行天葬,对这种丧葬方式,不解者有之,好奇者有之,殊不知在佛教传入吐蕃乃至更早以前的古象雄,西藏实行的多是土葬,苯教史籍《札巴岭札》记载:“……当时(第二代藏王牟赤赞普在位时,约公元前1世纪),在西藏腹地修建了37个苯教师集聚地、37座塔、37根水晶石碑和37座墓葬”。列山古墓就是吐蕃时期墓葬的一处遗存。      列山古墓是西藏境内一处不多见的景观,它不仅反映了1000多年前西藏的丧葬制度和墓葬水平,对于研究吐蕃王朝的兴起、衰落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研究西藏历史与探讨青藏高原古气候、古环境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0年被国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虽然如此,但列山古墓的名声不够大,交通也不够方便,除非专程前往,就是西藏本地人去的也不多,所以,在西藏若干年,却一直没有机会前往,只能在资料中对其有所了解。   据资料介绍,列山古墓群位于林芝地区朗县金东乡列村东北约1.5公里的列山南坡上,海拔3200米,在大约80万平方米范围内,有184座封土墓,其中占地7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墓有23座。封土最大的边长66米,封土最高14米。封土平面形状有梯形、方形、圆形、“亚”字形和方圆复合形,墓葬构筑技术主要为典型藏式建筑风格的夹石、夹木夯筑方法。在墓葬分布范围内还发现了建筑、祭祀、石碑座等遗迹现象。   列山古墓群建于哪个历史年代?埋葬的是何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怎样建成的?掩藏在古墓背后的历史是什么?这么多的疑问,在考古界和史学界一直未能解决。据《西藏日报》报道,前不久,西藏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的研究员巴桑旺堆先生从史学的角度,对列山古墓群进行多年考察研究后提出,列山古墓群的主人是与吐蕃王室有着300多年姻亲关系的“钦木氏”家族,这一家族曾是吐蕃松赞干布统一政权前“钦木域”邦国的统治者,据史料记载,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建立强大的吐蕃统一政权前,西藏地方分属不同邦国,先后有12邦国、42小邦国登上历史舞台。其中,“钦木域”是12邦国之一。巴桑旺堆说,根据古代藏族习俗,赞普或每一个显赫氏族的人,不管在什么地方过世,都要安葬于祖宗最初生息繁衍的地方。而列山墓葬的地理位置与历史上钦木氏族的发祥地的记载完全吻合。另据敦煌藏文历史文书记载,自公元6世纪以来,钦木氏家族与吐蕃王室建立了300多年牢固的联姻关系。尤其是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后,历代赞普多娶钦木家族女性为王妃,其家族男性则作为赞普的娘舅亲属出任重臣。巴桑旺堆认为,吐蕃时期,今朗县辖境属钦木家族统治,也只有钦木家族才有权势和财力修建如此壮观的墓葬群。此外,巴桑旺堆还发现,列山墓葬群的正西有一座神山,被当地人称作“钦拉”。而史料记载,“钦木”邦国的保护神是一座神山,称为“钦拉天措”,其地点正位于现在古墓所在地。      闻名不如见面。利用一次到林芝的机会,专程择道加查县,翻越著名的布当拉山,经朗县绕道前往。   没有想到布当拉是那样一座让人心动的大山,盘旋而上的山路似乎没有尽头,在西藏的山水间走多了,多了一些麻木,少了一些新鲜,然而布当拉山的高,让人觉得意外,是一种非常的满足。   布当拉山的高,还有一个传说,说布当拉山原称布喳拉山,意思是“散落的经书”,相传莲花生大师派乌鸦前往琼果杰寺送经书,但布当拉山太高了,乌鸦叼着经书飞到山顶时已经非常疲劳,于是张开嘴休息,经书便散落一地。从布当拉山顶鸟瞰,重峦叠嶂,酷似一卷散落的经书。我想,这个传说应该有一个更为朴素原始的版本,因为,在佛教传入西藏之前,布当拉山早就矗立在这里了,不过这样的想法现在已无从考证,西藏几乎所有的传说与文字,无不深深烙上了藏传佛教的印记。有时真的很佩服那些勤勉的藏族僧人,想想佛教传入西藏,也就是公元7 世纪前后,从吐蕃的最后一位国王达玛赞普之后的后弘期算起,也不过千年时间,对于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千年时间不算短,但绝不算长,可是我们今天看见的藏文典籍,哪怕是科学著作,都无不有许多神佛安居其中。我们今天讲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那时的佛教恐怕不是这样,在掌握了话语权之后,那些敬业的僧人,不仅从文字上抹掉了所有非佛教的东西,甚至连民间传说,都全盘“藏传佛教化”了,今天想要还这个传说以本来的面貌,难。      在前往朗县的路上,一条岔路口,东行约4 公里,进了列村这个安静的小村子,村子里的房屋基本都是新建的,道路是水泥路,户户庭院,花草繁茂,但空无一人,好不容易找到一位老太太打听,原来此时正是挖虫草的季节,村里的人基本都上山采挖虫草去了,问去往列山古墓的路,才知道我们走错了,列山古墓在村子的东北方向,隔着一条河呢。又原路返回,过一座公路小桥东行,约5 公里的山路,在一个上坡之后,古墓群突然出现在视野里,哦,那是怎样的一种感受,虽然事先也看了不少相关资料,但真正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