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
她是近代第一个新闻系毕业的女学生,也是第一个让报社派驻国外的女记者。这位身材娇小的江南女子,写起小说却是大气磅?R,英气逼人。她不是别人,正是早期台湾文坛知名度颇高、风头更健的女作家徐锺佩。上世纪60年代,一部《多少英伦旧事》,让她海内外扬名。
她出生于1917年。在那风气保守的年代,女孩能出外读大学的不多,谁知她进大学不算,还大胆直闯不收女生的新闻系。当时的中央政治大学规定女生只能选读教育、统计、会计三科,但徐锺佩只想念新闻。她就凭着一股“越不让我念,我就越要念”的倔强,终于在她坚定不移的争取之下,校方提出“念不好就开除”的苛刻条件,准她由教育系转入梦寐以求的新闻系,成为有史以来新闻系第一位女学生,也成了新闻系创始人马星野的得意门生。大二那年,她便以新闻系代表的身份,前往旁听重庆召开的国民参政会,以通讯稿纪录了所见所闻。用徐锺佩的话:她重重叩着新闻系的重门,叩到它非开不可。门开之后,她一见倾心地爱上了新闻工作。
记者生涯不是梦
新闻系毕业后,先到中央宣传部当新闻检查官,审核外国记者发送的英文电报,这个工作环境使徐锺佩能接触许多资深记者与文稿,在新闻专业上受益良多。后来,她进入重庆中央日报担任采访记者,在漫天烽烟的时代与男性竞争跑新闻。1945年抗战胜利,她担任南京中央日报驻伦敦特派员两年,采访联合国大会及巴黎和会等重要新闻。回国后,陆续发表驻英伦时所思所见所闻。1948年汇集成《英伦归来》一书在南京出版。
此书推出一个月即再版。到了台湾,1954年改由重光文艺出版社印行,同样大受欢迎,再版多次。以后采写《伦敦与我》、《巴黎会议旁听记》等篇,合成《多少英伦旧事》由台北文星书店出版。
一直很喜欢《多少英伦旧事》这书名,不只念起来好听,字面清丽中带着文化沉郁,轻快里沾着历史沧桑。此书是徐锺佩以一个新闻人的鼻子,冷静观察的眼睛,加上文学之笔,为国人开的一扇欧洲之窗。他山之石可以攻错,她的系列报导,让中文读者看到英国人民怎样从满目疮痍的战后废墟慢慢站起。可惜她做全职记者生涯只持续了短短四年,就因婚姻事业难以兼顾,不得不辞去工作。徐锺佩在婚后一篇散文里写着无奈:“我也慢慢领略到女人的悲哀,家庭和工作几乎等于鱼和熊掌,是不可得兼的。我常想两菜同烧,结果两只菜都烧得半生不熟。”
婚后的她身份成了外交官夫人,她跟随丈夫朱抚松的外交工作,先后到过美国、加拿大、西班牙、巴西、韩国等地,散文集《追忆西班牙》,1976年由林海音主持的纯文学出版社印行。
谁是多余的人?
《余音》是徐锺佩写作生涯里第一部,也是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若问小说从何而来?原来她不得不离开记者生涯进入婚姻之后,总算在家庭与工作的“鱼与熊掌”之间取得了妥协,或说和谐。
关在大楼里当着外交官夫人的同时,她发现自己当不了称职的主妇,她的天地不在厨房。但聪明的女主人在国外安静的环境里,在一堆忧郁沮丧与孤单里,“把一个新的自己”扶了起来。她铺开纸笔──不写新闻可以写小说,按过去写作习惯,也用第一人称叙述。这也是许多读者认定《余音》是一部作者自传的缘由,即使她再三否认也没有效果。
就形式看,《余音》本来是小说而不是传记,无需费笔墨解释,更无需找亲友证明。其实一部好的女性小说,就是所有女人的自传。童年求学的艰苦、母女关系的复杂,父女兄妹的深情,时代氛围的混乱,都是作家取生活经验为材料,加以想象创造。用这些材料炒出怎样一盘菜出来,呈现何等色香味在读者面前,才是重点。从这个角度看,作者端出的《余音》,是一道少有的人间美味。它摆在现代文学历史长廊的餐桌上,散发着特殊的香气。《余音》开篇第一句写道:
“我小时家里一直叫我‘多头’,意思是我是一个多余的人。”
女主角是家中老幺,多头是她的小名。父亲之故,母亲生她的时候正处情绪低潮,对一切都灰心绝意,这是女儿小名的由来。如果“女性作为多余的人”乃小说主题,那“余音”便是“多余的人”发出的不平之音、委屈之音。《余音》1961年首版至今整整五十年。半世纪以来,“多头”的声音,依然在现代文学长廊的梁柱上袅袅环绕。其抑扬顿挫,不只余音半世纪不绝如缕,相信百年后依然缭绕,只要男女地位仍不平衡,女性角色仍然在多余与多疑的阴影里。
渺渺音犹在,悠悠岁已迁
《余音》以抗战前十年间的中国社会为背景,描写“一个因时代转变而无法适应的书香门第”。而在同一个大家庭里,男人比女人更不适应那个时代。例如从没落门第毅然走出的女主角“多头”,便一直站在时代前端,从未适应不良但勇于接受锻炼。她迎着时代浪头,一步步成长。正是烽火的大时代,海阔天空的大场景,让小女孩走南闯北,历经悲欢离合,也让家中这位“多余女孩”,在一番洗礼与试炼之后,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时间域激电中梯、测深作业指导书.pdf VIP
- 2025年水利工程监理工作报告.pdf VIP
- 激电中梯、激电测深工作概要.pptx VIP
- 药物分析与常用组学技术在药学服务中的应用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 2025年杭州临安区公开招聘专职社区工作者和两新专职党务工作者3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蒸馏法海水淡化阻垢剂性能评价方法 动态模拟试验法 编制说明.pdf VIP
- 无障碍设计PPT课件.ppt VIP
- CTD格式申报资料(原料药)新.pdf VIP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无障碍设计原则》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