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竹林 邂逅七贤之风.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台竹林 邂逅七贤之风   竹有阳刚之气,又具阴柔之美。三千年华夏国粹,竹君始终是东方人追求的境界,但同时又与东方文化紧密相联。一管柔毫可以写出最美的文章,可以画出最迷人的图卷。不妨来当初竹林七贤们聚会的云台山竹林中,再来感受那些烟尘重重外的“清幽雅趣”。   竹有阳刚之气,又具阴柔之美。三千年华夏国粹,竹君始终是东方人追求的境界,但同时又与东方文化紧密相联。一管柔毫可以写出最美的文章,可以画出最迷人的图卷,那些竹简史书的鸿篇巨著之所以流传下来,大可将竹之功记上一笔。   竹子本身就是个好东西,笋味鲜美、竹韵宜人。刚刚过世的漫画大师丁聪曾画过一幅题为《笋烧肉》的漫画。画上苏东坡和郑板桥两人在太快朵颐、还有 位服务员捧着一钵笋烧肉站在当中。在此画的题解中,丁聪除重申了自己的偏好“宁可居无竹,不可食无肉”之外,还引经据典地说 “苏东坡先生有诗云:无竹令人俗,无肉令人瘦。若要不俗又不瘦,天天笋烧肉。”   不过,以笋烧肉之举,若被竹林七贤知道了,恐怕会被斥为大逆不道。不信,不妨来当初竹林七贤们聚会的云台山竹林中,再来感受那些烟尘重重外的“清幽雅趣”。   “七贤”在云台山竹林中的聚会,主要内容是什么?大家一定会说,饮酒赋诗嘛。这的确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后来有了刘伶的加盟,就更是不可或缺的项目了。不过,不管饮酒还是赋诗,那都还是活动的“形式”,并不能算聚会的“主题”。那这“主题”又是什么呢?这就是――清谈!我们说,清谈是从何晏、王弼他们开始,就渐渐地流行了开来,其实,不只正始名士,也不只竹林七贤,整个晋朝的文人名士们,聚到一块儿的活动主题,就一直都是――清谈。直到南朝也没有改变。   何晏王弼是清谈的第一批,竹林七贤呢,就是第二批。细想起来,大家聚在嵇康的云台山中,大概也只有谈“玄”论“道”了,你跟他谈儒家,虽不能说他肯定是不感兴趣,那大家还谈啥呢?山涛随和得很,反正他也喜欢道家,到了云台竹林,就谈老庄:但是,仕途经济他可也没忘,等走出竹林,那就是另一番风貌。相比之下,阮籍就实诚得多了,看他这一辈子,先被儒学洗了二十年的脑,正苦闷中,又一下被嵇康这弥漫着“清玄之气”的竹林吸引了,于是,第二次被玄学的“洗脑”,又在痛苦中开始。   要说谈“玄”,在这个时候,真正能跟嵇康谈到一块儿的,恐怕就只有向秀一位。虽然后来阮籍的“玄谈”也很厉害,但他那是后来居上,现在还处在人生观的深度迷惆中呢。山涛能谈,但不精,他也不那么当真。另外的几位――刘伶、阮咸、王戎都还没来,而且就算来了,他们也谈下到嵇康和向秀这个高度。   嵇康在修武,有两个好朋友,一个是吕安,另一个就是向秀。有趣的是,向秀也是先认识了山涛,然后由山涛引见到嵇康这儿来的,就跟阮籍一样。山涛就好像竹林七贤里的“联络员”,虽然他自始至终都没那么“玄”,但如果没有了他,这个“竹林之游”很可能还形成不起来。山涛把向秀介绍给嵇康,没想到两人是一见倾心,可算碰到了知己,甚至还是遇上了对手,结果向秀干脆留在云台山不走了。山涛宽厚地笑笑,也十分高兴。   其实,向秀比嵇康还要年轻,那时大约也就二十岁。那时的玄学家大多都很年轻。像历来评价最高的王弼,他发表最有影响力的《老子注》时,也就二十出头。   向秀就在云台山嵇康的家中住下来了,和吕安一起,三个人有时种菜浇园,有时一道打铁,虽然清贫,但却很自足,日子过得好不舒心。如果说,吕安是嵇康亲密的“生活私交”,那向秀就是嵇康最欣赏的“学友”了。向秀跟嵇康争论起学术问题来,那可是啥也不管的。不至于面红耳赤,但也是毫不相让。于是,这样的场景就会出现在我们的眼前了;   细雨过后,空气无比清新的竹林中,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四位大名士个个衣着简朴随意,自然地倚坐在圆石上,一边的木案摆着嵇康的琴,周围陈放着美酒。嵇康和向秀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哲学问题”,说到兴起处,忍不住站起来,慷慨地抒发起心中的情怀,他们那飞扬的神情,真让人怀疑,云台山会不会就是那世外的仙境?   正始五年(公元244年)的云台山竹林,大致就是这情形,虽然,“七贤”并没有全都到齐,但最重要的几位人物已经出场,所以我们说,“竹林之游”就是在这时开始形成的。这真是这个时代里最绚丽的一道“风景”了,而从此,“魏晋风流”的最大亮点,也渐渐从朝廷里那些“浮华公子”的身上,转向了琴音净从的河南修武:转向了竹影婆娑的云台山。 3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