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养生学的哲学基础和追求境界
一、“五行”理论和“天人合一”思想
1、“五行”理论的贡献及其局限
《尚书?洪范篇》是我国记载“五行”理论最早的文献,《洪范》又称《洪范九畴》,洪者大也,范者法也,畴者类也,翻成现代语,就是九类治国方略的意思。《洪范》是一篇实录式文献,西周初年,武王拜访殷遗臣箕子,向箕子咨询治国方略,箕子把自自禹以来历代承传的九大治国方略告诉他,其中认识和运用“五行”理论居第一位。可见“五行”理论自夏代以来已在中原地区流传。“五行”即金、木、水、火、土,是我们祖先最早认识到生存和发展所需的五种基本物质的概括,认识到世界是由五种基本物质相克相资发展起来的,举凡采矿、环保、饮食和土地开发等都与“五行”有关。“五行”理论,是我们祖先唯物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早成果,也是对古代世界哲学的重要贡献之一。
但“五行”理论有它不足的地方,它存在三种局限性:
(1)空气和阳光,是人类生存一刻也不能缺少的两种基本物质,却遗留在“五行”之外。直到战国之世,庄周的“吐故纳新”思想,才发现了空气的价值。对空气的构成,则到近代才知道。古人只知道阳光的照明和干燥作用,至于太阳的光合作用是万物生长之源的理解,也是近代才知道。
(2)把“五行”理论教条化,对音乐、颜色和味觉等领域的组成要素,都用“五”字去框括,用“五音”(宫、商、角、徵、羽)去框括音乐,就把音乐的八个音阶遗弃了三个(其实战国的偏钟已能奏出八个音阶);用“五色”(红、黄、蓝、白、黑)去框括颜色,就把灰、紫、橙、绿等色素归入了零册;把“五味”(咸、甜、酸、苦、辣)去框括味觉,就把同属基本味素的涩、麻、鲜等都漏掉了。味域的后三者和前五者都属于基本味觉。当人们吃甜腻的东西过多,味蕾处于松疲麻痹状态时,吃一粒人木面子或橄榄,或饮一口芥菜汤,或饮一口茶,悠涩味的收敛效应,又重新把味觉唤醒,圆润的干涩味,就迅速取代了疲滞的甜腻感,可见“涩”味也是不能缺少的。“麻”味是对味蕾的一种驱风式刺激,也是兴奋味觉的一种味素,与火熨的辣味能起异曲同工的效应。“鲜”味是食物中的谷氨酸钠或呈味核苷酸诱导味蕾的一种风味效应,是突出食物个性的一种味素。这两种呈味物质都或多或少存在于许多动、植物食料中,所以鲜味也是一种基本味。近代的“味精”和“核酸味精”,就是从食料中提离出来的一种增鲜剂。
我国把“五行”理论教条化,延续了三千多年,许多领域都用“五”字去框套,妨碍了人们对许多领域的内涵和深度的认识,直到今天,还有不少人跳不出这个框套。
(3)运用“五味”去界定或演绎食物的功能,常堕入神秘的泥潭,拖累了对事物的定性认识。定性认识,是我们祖先“尝百草”长期效验的结晶,是“本草学”的主要成就。古人把“五味”介入于定性分析,产生了“性味学”,“性”与“味”结合的鉴定,有一定的实际价值,如用“酸”、“苦”去表现酸碱值,用“甘”、“辛”去表现热值等,都可以对上号,但不能随意套用或演绎,如说“粳米饭甘,麻酸,大豆咸,麦苦,黄黍辛,――牛甘,犬酸,猪咸,羊苦,鸡辛”(《内经》卷二),把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濡五种功能,随意套在基本成份大体相同的五种粮食和五种肉类上,就堕入了玄学的泥潭,如果把“性甘”理解作含有葡萄糖,那是所有粮食的共性,何止粳米?如果把“性酸”理解作肉类消化后主要呈酸性反应,那是所有肉类的共性,又何止狗肉?随意乱套,就越套越荒诞。中医现代化,对药物和食物的定性分析,固然要进行科学检验,对“性味观”中的“味”,更有待于科学的清理。
2、“天人合一”思想的唯心唯物分野
“天人合一”思想是我们祖先认识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一种哲学思想的结晶。这种思想形成于春秋战国之世。但一开始就形成了唯心和唯物的分野。唯心的天人合一观,以孔丘和孟轲为代表。孔丘逆历史潮流而动,妄想为当时没落的奴隶制去救亡,他到处碰壁,哀叹自己的失败是由于“凤鸟不至,河不出图”(《论语?子罕》)。他尴尬的一生,成了没落奴隶主阶级的一曲挽歌,他自认为是“天命”不济。孟轲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劳其心志,苦其筋骨,空乏其体肤,……”(《孟子?告子》)就是说:受苦受难的人们,你们认了吧!老天爷会给你们厚报的。他这番话,多麽象一个牧师在宣教啊!孔丘和孟轲都认为天是有意志的神,冥冥中主宰着人间的吉凶祸福。战国的邹衍,又从政治上用神秘化了的天人合一观,去曲解“五行”理论,提出“五德终始”的历史循环论,为当时的改朝换代炮制理论依据。到了汉代,董仲舒更提出“天谴论”,认为上天是会尝善罚恶的。随着儒家思想被定于一尊,儒家的造神运动就滑向纤纬神学的泥潭,从西汉中叶到整个东汉约三百年间,中国的思想论坛被弄得乌烟瘴气,伴随着末代王朝政治和社会生活的腐败,纤纬神学最后走向穷途末路。历史是会惩罚倒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地形2.pptx VIP
- 11月27日基金从业资格考试科目二《基金基础知识》真题汇编.pdf VIP
- TZS 0678—2025《生物安全实验室工作人员本底血清样本管理规范》(水印版).pdf VIP
- 心肌炎的课件PPT.pptx VIP
- 《焊接自动化技术及应用》课标标准.docx VIP
- TGXAS-医疗机构医疗护理员管理规范及编制说明.pdf VIP
- 期末 学情评估卷(含答案)2024-2025学年北师大七年级数学下册.pdf VIP
- RD 企业研究开发项目情况表格模板.pdf VIP
- 【设计管理】房地产住宅项目沙盘模型制作指引.pptx VIP
-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操作程序.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