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映亮雪域高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忠诚映亮雪域高原   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60年来,西藏社会制度实现历史性跨越,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各民族团结不断巩固,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伟大变化,创造了60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而其间闪现着一群特殊的身影――那就是攻坚西藏水电开发、为高原送去光明的武警水电部队。      6月17日,西藏林芝,又一座高原水电站并网发电,这是武警水电官兵对西藏人民的又一次浓情奉献。欢欣鼓舞的藏族同胞载歌载舞,将一条条洁白的哈达献给了英雄的水电官兵。   从1985年踏上高原,光阴26载,水电兵奋斗的双脚踏遍了西藏的山山水水,先后建成20多座高原水电工程,总装机容量达47万千瓦的滚滚电流,引领西藏各族人民阔步迈向灿烂明天。      水电兵挺进高原,顺应藏胞呼唤,迎接雪域挑战      西藏,一个既缺电又少煤的地方,当改革开放的大潮席卷“世界屋脊”的时候,能源的短缺成了制约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颈瓶”。整个自治区有2/3的县为“无电区”,牛粪、草皮仍是自治区广大农牧区各族群众生活的基本燃料。甚至在医院的手术台上,有时也不得不用牛、羊油灯照明。广大藏族同胞看到夜间的高原城市漆黑一片,心里常常发出深切的呼唤: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好,给了我们和平与安宁,我们迫切希望有充足的电源,照亮我们的生活……   雪域高原缺电,但不缺水资源。群山之巅长年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冰川,据统计,西藏境内的水资源总量达3548亿立方米,开发利用丰富的水资源是西藏能源建设的优势所在。但在海拔4000米的高原修水电站,从古至今,世界上虽然有过利用高山湖泊发电的实例,然而在高海拔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土方建设还从没有人实践过。   为彻底改变西藏严重缺电的状况,1985年3月,国务院召开专门会议,决定修建羊湖水电站,缓解拉萨市电力供应紧张状况,从而拉开了大力开发西藏水电资源的序幕。   中国人修建羊湖电站的消息,使世界各国的水利专家表现出极大兴趣,他们中有人先后多次来实地考察,然而他们无不得出这样的结论:“这是一项不可思议的工程”、“中国人不可能凭自己的能力在世界屋脊上建起这座电站!”   西藏羊湖电站要上马的消息传来,水电军人顿时热血沸腾。长期以来,这支以从事国家水利水电能源开发为己任的部队,栉风沐雨,披星戴月,转战祖国大江南北,早已将目光投向了“世界屋脊”,西藏各族人民缺电的现实深深地刺痛了他们的心:为西藏人民修电站送光明是水电军人的历史责任!   招标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由于高原环境太恶劣,条件太艰苦,任务太艰巨,许多施工单位望而却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许多外国水电专家仍然坚信:中国人不可能在“世界屋脊”上建成这座电站。   “党中央建设羊湖电站,对于发展边疆经济,保证社会稳定,增强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武警水电指挥部党委当即做出决定:“水电部队就是要去那种条件最艰苦、任务最重要、一般施工单位不愿去的地方。为西藏人民修电站送光明是这支部队义不容辞的职责!”   武警水电部队从全国各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工地抽调精兵强将,千里挺进雪域高原。一场为西藏人民送光明的战斗在地球“第三极”打响了。      水电兵矢志不渝,凭技术攻克难关,用生命捍卫质量      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上建电站,国内外均无成熟的经验可借鉴,有许多技术难题需要攻克。为保证每座电站的建设质量,水电官兵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   高压钢管的现场焊接,在内地是成熟的技术,然而,在海拔4000米的高原进行,特殊的环境和气候对焊接工艺、质量和焊工体能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工程技术人员组成技术公关组,在不同海拔、不同气温条件下反复进行试验,探索出了一套高原气候条件下高压钢管现场焊接的可行性工艺。如今,这条3000米长的压力钢管,在甘巴拉山和电站厂房之间,安全地承载着每平方厘米80千克的压力,向水轮机源源不断地输水发电。   在羊湖电站建设中,由于西藏高原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地带,岩石破碎,岩隙发育,引水隧洞渗水问题成了一只拦路虎。奥地利水电专家断言:“高原引水隧洞渗水问题无法解决!”以赵秀玲为首的一批技术骨干,白天蹲在隧洞里观察记录数据,晚上查找资料,论证分析。他们跳出书本,在沉沙池溢流堰施工中,大胆提出改进方案,成功解决引水隧洞渗水难题,不仅使工期提前了半年,还节约资金200多万元。   查龙水电站大坝是高原上第一座面板堆石坝,浇注混凝土时,由于昼夜温差达30℃,日照强,蒸发快,极易产生裂缝。经过反复试验,他们很快找到了适合高原地理、气候条件的混凝土配合比,攻克了高原混凝土浇筑的难关,大坝被国家有关部门评为“青年文明号工程”。   2003年12月,满拉水利枢纽工程在安全运行了两年后,荣获我国建筑业最高奖――“鲁班奖”。这是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