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西省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材料
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及良种繁育与推广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
《山西省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项目组
目 录
第一章 概述 1
1.1概念 1
1.2主要环节 1
第二章 育种目标的制定 3
2.1制定育种目标的一般原则 3
2.1.1立足当前,展望未来,富有预见性 3
2.1.2突出重点,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 4
2.1.3育种目标要落实到具体的性状上 4
2.1.4多样化与合理化的搭配 5
2.2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 5
2.2.1产量性状 5
2.2.2品质性状 6
2.2.3成熟期 6
2.2.4对病虫害的抗耐性 6
2.2.5对环境胁迫的抗耐性 7
2.2.6对保护地栽培的适应性 7
第三章 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保存、研究和利用 9
3.1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 9
3.1.1收集种质资源的方法 10
3.1.2收集材料的整理 10
3.2种质资源的保存 10
3.3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 11
3.3.1种质资源研究 11
3.3.2种质资源的利用和创新 13
第四章 作物的繁殖方式与育种 14
4.1作物的繁殖方式 14
4.1.1有性繁殖 14
4.1.2无性繁殖 15
4.2不同繁殖方式作物的遗传特点与育种的关系 15
4.3作物品种的类型及育种特点 16
第五章 引种 19
5.1概念 19
5.2引种的原理 19
5.2.1作物的生态环境与生态类型 19
5.2.2重要生态因子、品种特性与引种的关系 20
5.3作物引种规律 20
5.3.1低温长日性作物的引种规律 20
5.3.2高温短日性作物的引种规律 21
5.3.3作物对环境反应的敏感性与引种 22
5.4引种的工作环节 23
5.4.1引种材料的搜集 23
5.4.2检疫工作 23
5.4.3引种材料的选择 23
5.4.4引种试验 24
5.5作物驯化 24
第六章 育种方式及方法 26
6.1选择育种 26
6.1.1选择育种的概念 26
6.1.2选择育种的方法 26
6.2常规杂交育种 27
6.2.1常规杂交育种的概念 27
6.2.2杂交育种程序 28
6.3杂种优势利用 36
6.3.1杂种优势的概念 36
6.3.2利用杂种优势的基本原则 36
6.3.3选育杂交中的一般程序 36
6.4营养系杂交育种 38
6.4.1概念 38
6.4.2营养系品种性状遗传的研究 38
6.4.3杂交亲本的选择与选配 38
6.4.4杂种实生苗的童期、童程与童性 39
6.4.5杂种的选择 40
6.5远缘杂交育种 40
6.5.1概念 40
6.5.2远缘杂交不亲和的原因及克服方法 40
6.5.3远缘杂种夭亡、不育及其克服方法 41
6.5.4远缘杂种后代的分离与选择 41
6.6倍性育种 42
6.6.1概念: 42
6.6.2多倍体育种 42
6.6.3单倍体育种 43
6.7诱变育种 44
6.7.1概念 44
6.7.2诱变育种的方法和程序 44
6.8生物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46
6.8.1概念 46
6.8.2细胞和组织培养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46
6.8.3作物原生质体培养与体细胞杂交 47
6.8.4基因工程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47
6.8.5分子标记与育种 48
6.9抗逆育种 48
6.9.1概念 48
6.9.2抗病虫育种 48
6.9.3抗旱与耐盐育种 49
6.9.4抗寒与耐热育种 49
6.9.5耐湿性与耐弱光育种 49
6.9.6抗除草剂育种 50
6.10品质育种 50
6.10.1概念 50
6.10.2品质育种方法 51
第七章 品种审定 53
7.1品种区域化鉴定、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 53
7.1.1品种区域试验 53
7.1.2生产试验和栽培试验 54
7.1.3品种的适应性和稳定性分析 54
7.2品种审定 54
7.2.1品种审定的组织体制 54
7.2.2品种审定的程序 55
7.3植物新品种保护 57
7.3.1植物新品种权的审批机构 57
7.3.2品种权授予的条件 57
7.3.3植物新品种权的授予程序 58
第八章 良种繁育及推广 61
8.1良种繁育 61
8.1.1良种繁育的程序和体系 61
8.1.2品种的混杂退化和防杂保纯 62
8.1.3原种种子生产 63
8.1.4良种的加速繁殖 63
8.2种子检验 63
8.2.1种子检验的内容和程序 64
8.2.2种子检验的项目与方法 64
8.2.3种子质量评定与分级 65
8.3品种推广 65
8.3.1品种推广体系 66
8.3.2品种推广的方式、方法 66
8.3.3品种区域化和合理布局 66
8.3.4良种良法配套 67
概述
1.1概念
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及推广是在研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哲学/历史]四山摩崖石刻.doc VIP
- 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修改病句》专项练习(共63题,附参考答案).pdf VIP
- 足球社团活动课教案(33页) .pdf VIP
- 2025至2030年中国发制品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docx
- 哈尔滨工程大学808工程热力学2021年考研真题.pdf VIP
- 医院装饰装修施工方案(中建,103页).docx VIP
- 中建钢结构施工工艺指导手册完整版489P.pdf VIP
- 国联民生证券-联合研究专题:AI产业链全景系列1,全球Top100公司有哪些?.pdf VIP
- 湖北省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装修和维修标准.doc VIP
- 中建大厦商务楼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方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