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庆特有植物及其分布-西南大学期刊社
重庆市特有植物及其园林应用价值分析
刘明春1 曹晓丽2 王海洋1* 巩玉娟1
1 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重庆 400016;
2 重庆市合川区规划局,重庆,合川 401520
摘要:通过对重庆市特有植物种类组成、生境及分布、珍稀濒危状况以及特有植物应用潜力的研究,结果显示:①重庆市特有植物为67科146属,共计262种(含种以下单位),其中被子植物为228种,占绝对优势,而裸子植物仅为1种;②重庆特有植物主要分布于渝东北部、东南部及中北部区县的森林、灌丛、荒坡及沟谷等生境地带,以东北部的城口和东南部的南川分布最多;③在分布的海拔上,以分布在海拔1500m以下的种类占优势;④重庆市特有植物种类丰富,园林应用潜力大。
关键词:重庆市,特有植物,种类组成,生境,应用潜力,分布
特有植物(endemic plants)是指只分布于少数地区或特殊生态环境的植物种群[1]。多为科以下的分类单位,在科以上的分类单位中,出现特有植物现象的很少。中国有种子植物27150余种,是世界上植物种类分布较多的国家之一,素来有“世界园林之母”之称,其特有现象丰富,特有维管束植物321属,751种[2]。特有植物代表某地区植物区系的重要特征,其分布常与一个地区的地质演变历史有关。因此,特有种的研究对分析植物区系的历史、演化、植物系统发育及古地理学等均有重要意义。
重庆市地处四川盆地东南缘,地貌组合差异大,东部靠大巴山,南部靠武陵山,西北、中部及西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域内江河众多,气候夏热冬暖,湿润多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环境孕育着丰富的植物种类。本文以2009年出版的《重庆维管束植物检索表》[3] 为参考,结合实际调查,统计出重庆市特有维管束植物262种,隶属于146属67个科。
1 特有植物种类组成
1.1 种类组成
根据数据统计和实际调查分析(表1),重庆市共有特有植物207种2亚种49变种4变型种,归属67科146属,其中蕨类植物为9科16属30种3变种,裸子植物为1科1属1种,双子叶植物为51科108属148种42变种2亚种2变型种,单子叶植物为6科21属28种4变种2变型种。
在属的组成上,多型属为7科,占10.45%,主要为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毛茛科(Ranunculaceae)、唇形科(Labiatae)、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菊科(Compositae)、禾本科(Gramineae?)及兰科(Orchidaceae),其中唇形科和菊科分别为12属和14属,含属最多。少型属为19科,占28.36%,主要为桑科(Moraceae)、山茶科(Theaceae)、蔷薇科(Rosaceae)、杜鹃花科(Ericaceae)、伞形科(Umbelliferae)、樟科(Lauraceae)、姜科(Zingiberaceae)、百合科(Liliaceae)等科。单型属为41科,占61.19%,主要为柏科(Cupressaceae)、冬青科(Aquifoliaceae)、卫矛科(Celastraceae)、槭树科(Aceraceae)、罂粟科(Papaveraceae)、紫金牛科(Myrsinaceae)、莎草科(Cyperaceae)、杜英科(Elaeocarpaceae)、凤仙花科(Balsaminaceae)、天南星科(Araceae)等科。可见,单型属明显占优势,是主要组成属。
在种的组成上,多种科为17科,占25.38%,主要为金星蕨科、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毛茛科、马兜铃科(Aristolochiaceae)、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蔷薇科、槭树科、凤仙花科、伞形科、杜鹃花科、报春花科(Primulaceae)、唇形科、玄参科、苦苣苔科(Gesneriaceae)、菊科、禾本科及兰科,其中金星蕨科、虎耳草科、唇形科、菊科和禾本科均超过10种。少种科为25科,占37.31%,主要为蹄盖蕨科(Athyriaceae)、天南星科、莎草科、百合科、马鞭草科(Verbenaceae)、紫草科(Boraginaceae)、龙胆科(Gentianaceae)、卫矛科、冬青科、山茶科、小檗科(Berberidaceae)、樟科、荨麻科(Urticaceae)、桑科等科。单种科为25科,占37.31%,主要为铁线蕨科(Adiantaceae)、铁角蕨科(Aspleniaceae)、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柏科、石竹科(Caryophyllaceae)、景天科、豆科(Leguminosae)、漆树科(Anacardiaceae)、杜英科、椴树科(Tiliaceae)等科。单种科与少种科所占比例相同,均为37.31%,
而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