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机化学饱和烃PPT
第二章 饱和烃(烷烃) ;第二章 饱和烃(烷烃);(一) 烷烃的通式和构造异构 ;定义:
烷烃——符合通式CnH2n+2的一系列化合物。
(注意:此定义涉及了两个概念,通式、同系列)
通式——表示某一类化合物分子式的式子。
同系列——结构相似,而在组成上相差-CH2-的整数倍的一系列化合物。
同系物——同系列中的各个化合物叫做同系物。
同系物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随分子量增加而有规律地变化。
举例:甲烷、乙烷、丙烷、丁烷…均属烷烃系列。
乙酸、丙酸、月桂酸、硬脂酸…均属脂肪酸系列。 ; 烷烃的构造异构;(二) 烷烃的命名 ;(二) 烷烃的命名 ;连在伯碳上氢原子叫伯氢原子(一级氢,1°H)
连在仲碳上氢原子叫仲氢原子(二级氢,2°H)
连在叔碳上氢原子叫叔氢原子(三级氢,3°H) ; 烷烃分子从形式上去掉一个氢原子所剩下的基团叫做烷基,用R表示。 如:; 烷烃分子从形式上去掉两个氢原子所剩下的基团叫做亚烷基。 如: ;(2) 烷烃的命名 ;(乙) 衍生物命名法 ;(丙) 系统命名法 ;c. 多支链时:
合并相同的取代基。用汉字一、二、三……表示取代基的个数,用阿拉伯数字1,2,3……表示取代基的位次,按官能团大小次序(小的在前,大的在后)命名。例如: ;d. 其它情况;e. 复杂情况(不常见,不常用) ;(三) 烷烃的结构 ;(三) 烷烃的结构 ;对实验事实的解释:;(2) σ键的形成及其特性; 由于sp3杂化碳的轨道夹角是109.5°,所以烷烃中的碳链是锯齿形的而不是直线。 ;σ键的特点:;(3) 乙烷的构象 ;Newman投影式的写法: ;重叠式:
能量高,不稳定(因非键张力大),一般含0.5%
交叉式:
;以能量为纵坐标,以单键的旋转角度为横坐标作图,乙烷的能量变换曲线如下: ;(4) 丁烷的构象 ;丁烷的能量图如下:;(四) 烷烃的物理性质 ;(四) 烷烃的物理性质;①每增加一个CH2,b.p的升高值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减小。例:
CH4 b.p -162°C C2H6 b.p -88°C (沸差为74°C)
C14H30 b.p251°C C15H32 b.p268°C (沸差为17°C)
原因: 分子间色散力(瞬间偶极间的吸引力)与分子中原子的大小和数目成正比,分子量↑,色散力↑,因而b.p↑。
②正构者b.p高。支链越多,沸点越低。
例: n- C5H12 (b.p 36°C) i- C5H12 (b.p 28°C)
新- C5H12:( b.p 9.5°C)
原因:支链多的烷烃体积松散,分子间距离大,色散力小。;(2) 熔点 ;原因:
烷烃在结晶状态时,碳原子排列很有规律,碳链为锯齿形:
分子间距离紧凑,分子间力大,晶格能高
?
分子间距离松散,分子间力小,晶格能低
;② 烷烃的熔点变化除与分子量有关,还与分子的形状有关。对于分子式相同的同分异构体:
对称性越高,晶格能越大,m.p越高;
对称性越差,晶格能越小,m.p越低。 ;(3) 相对密度
随分子量↑,烷烃的相对密度↑,最后接近于 0.8(d≤0.8)
原因:分子量↑,分子间力↑,分子间相对距离↓,最后趋于一极限。
(4) 溶解度
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如CCl4、(C2H5)2O、C2H5OH等。
原因:“相似相溶”,烷烃极性小。
(5) 折射率
折射率反映了分子中电子被光极化的程度,折射率越大,表示分子被极化程度越大。
正构烷烃中,随着碳链长度增加,折射率增大。
(P27表2-2) ;;(五) 烷烃的化学性质 ;(五) 烷烃的化学性质 ;(1) 取代反应 ;高碳烷烃的氯代反应在工业上有重要的应用。例如: ; 根据反应事实,对反应做出的详细描述和理论解释叫做反应机理。
研究反应机理的目的是认清反应的本质,掌握反应的规律,从而达到控制和利用反应的目的。
反应机理是根据大量反应事实做出的理论推导,是一种假说。对某一个反应可能提出不同的机理,其中能够最恰当地说明实验事实的,被认为是最可信的,而那些与实验事实不太相符的机理则需要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