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济数学微积分换元积分法PPT
一、第一类换元法
二、第二类换元法
三、小结 思考题
第二节 换元积分法
问题
解决方法
利用复合函数,设置中间变量.
过程
令
一、第一类换元法
在一般情况下:
由此可得换元法定理
第一类换元公式(凑微分法)
说明
使用此公式的关键在于将
化为
注意:观察点不同,所得结论不同.
定理1
定理
解法1
解法2
解法3
例2 求
解
例3 求
解
例4 求
利用基本积分表的公式把被积函数中的一部分凑成
中间变量的微分,常见的有:
例5 求
解
例6 求
解
例7 求
解
例8 求
解
例9 求
解(一)
解(二)
类似地可推出
例10 求
解
例11 求
解
例12 求
原式
例13 求
解
例14 求
解
例15 求
解
例16求解
例17 求
解
例18 求
解
问题
解决方法
改变中间变量的设置方法.
过程
(应用“凑微分”即可求出结果)
二、第二类换元法
证
第二类积分换元公式
例19 求
解法一
第一类换元法
解法二
第二类换元法
例20 求
解
例21 求
解
解
例21 求
说明(1)
以上几例所使用的均为三角代换.
三角代换的目的是化掉根式.
一般规律如下:当被积函数中含有
可令
可令
可令
积分中为了化掉根式是否一定采用三角代换并不是绝对的,需根据被积函数的情况来定.
说明(2)
(三角代换很繁琐)
解
说明(3)
当分母的阶较高时, 可采用倒代换
解
例24 求
解
(分母的阶较高)
解
例26 求积分
注意
无理函数去根号时, 取根指数的最小公倍数.
说明(5)
当被积函数含有
例28 求
解
说明(6)
当被积函数含有
例29 求
解
说明(7)
无理函数的积分方法要会用会选
例
基本积分表
三、小结
两类积分换元法:
(一)凑微分
(二)三角代换、倒代换、根式代换
基本积分表(14)~(22)
思考题
求积分
思考题解答
练 习 题
练习题答案
替代弹性的推导过程?(独立推导一遍)
在CES生产函数中要素的替代弹性是否随研究对象变化?是否合理?为什么?
在CES生产函数中要素的替代弹性是否随样本区间变化?是否合理?为什么?
在CES生产函数中要素的替代弹性是否随样本点变化?是否合理?为什么?
CES生产函数中每个参数的数值范围是什么?为什么?
⒌ VES生产函数模型(Variable Elasticity 0f Substitution)
⑴ 1968年Sato和Hoffman
假定:
得到:
与CES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⑵ 1971年 Revankar
假定
其中:
当b=0时 ,
令
退化为CES模型。为什么?
当b=0,a=1时 ,
退化为C-D生产函数。为什么?
当a=1时,
为什么是“变替代弹性”?
为实际应用的VES生产函数。
⒍ 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 (Translog P.F.)
如果 ,表现为何种时常函数?
如果 ,表现为何种时常函数?
⒎ 多要素生产函数模型
⑴ 多要素线性生产函数模型
⑵ 多要素投入产出生产函数模型
⑶ 多要素C-D生产函数模型
⑷ 多要素一级CES生产函数模型
要素之间的替代弹性是否相同?是多大?为什么?
⑸ 多要素二级CES生产函数模型
要素之间的替代弹性是否相同?是多大?为什么?
⑹多要素三级CES生产函数模型
三、以技术进步的描述为线索的生产函数模型的发展
⒈ 将技术要素作为一个不变参数的生产函数模型
⒉ 改进的C-D生产函数模型
参数的经济意义是什么?
关于技术进步的假设是什么?为什么?
⒊ 改进的CES生产函数模型
关于技术进步的假设是什么?为什么?
⒋ 含体现型技术进步的生产函数模型
⑴ 总量增长方程
⑵ 分离资本质量的含体现型技术进步的生产函数模型
⑶分离劳动质量的含体现型技术进步的生产函数模型
⒌ 引入人力资本的生产函数模型
Lucas(1988)为了解决技术内生问题,提出人力资本的概念,Romer等人(1992)提出包括人力资本的生产函数模型
⒍ 边界生产函数模型
⑴确定性边界生产函数
⑵随机边界生产函数
四、几个重要生产函数模型的参数估计方法
⒈ C-D生产函数模型及其改进型的估计
⑴线性估计方法
⑵非线性估计方法
能否线性化,与假设有关。哪个方法更合理?
⒉ CES生产函数模型及其改进型的估计
假设?
误差?
⒊ VES生产函数的估计
⒋ 二级CES生产函数模型的估计
二级CES生产函数为:
由第2级函数展开取近似,得到:
由第1级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