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历史考点伟大的历史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PPT
第二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经济与社会生活变迁; 在近几年高考试题中,本考点是考查的重点和热点问题较集中的区域,主要考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及其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创性作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方向和历史意义(影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及完善过程。; 从题型上看,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均有涉及,选择题的命题几乎涵盖这一考点的所有概念和知识,非选择题则相对集中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和城市经济政策的调整、中国对外开放格局这两部分。在高考复习中,应着重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同时应注意中国共产党关于土地问题的政策调整、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等相关问题的辨析。 ;【运用提升】 (2011·福建卷)据下图判断中国进出口总额开始出现较快增长的年代,与此同步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
A.设立四个
经济特区
B.开放14个沿
海港口城市
C.开发上海
浦东地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解析】抓住关键词“1980”和图片信息“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个体经济的出现,改变了原来单一公有制的局面,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故选C。 ; 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所有制结构图(改编自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解读: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照搬苏联模式,实行和强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我国的经济结构单一,公有制经济成为我国唯一的经济形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材料表明,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在所有制结构上,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比重明显下降,城市个体及其他经济成分占有较大比重。这充分说明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单一公有制经济逐渐向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转变。 ;【运用提升】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1992年中国( )
A.强调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C.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解析】题干材料大意是:1992年之前中国改革没有目标与方向,1992年之后找到了目标,找到了方向。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所以,答案为C。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辨析】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经历了四个时期,要注意掌握每一次调整的背景、内容和性质,从以往的考试和检测看,几次调整的性质,往往是考生最容易混淆的部分。; 1949~1952年,实行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归农民个人私有。1953~1956年,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走合作社道路,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实现集体经营;1958~197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片面提高公有化程度和规模,致使生产关系严重超越了农村的生产力水平,农村经济面临着崩溃的边缘。1978年以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土地的经营方式和产品的分配方式,但没有改变土地的公有制性质。 ;【运用提升】下列图片可以反映新中国成立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 )
A.土地的使用权
B.土地的用途
C.土地的所有权
D.土地的规模;【解析】从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土地的用途、所有权以及规模都没有发生变化。 ;【背景材料】厦门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6日上午在厦门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进行的一个伟大创举。在邓小平同志亲自关怀下,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兴办经济特区,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发挥它们对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窗口和示范带动作用。;【知识链接】1977年,刚刚结束了“十年浩劫”的中国百业待兴。
1977年11月,复出后的邓小平第一次外出视察,首站选择了广东。在广东,邓小平的眼光盯住了深圳这个沿海小渔村,和香港只有一河之隔。当年,当地农民一天的收入不过1元钱,而香港农民一天的收入为60多港元。怎么尽快让群众富裕?怎么尽快跟上世界发展的步伐?; 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把中国推向了改革开放时代。1979年7月,党中央决定: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