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危機當前香港仍是內地企業境外上市首選之地
危機當前
香港仍是內地企業境外上市首選之地
當金融危機的觸角延伸到世界各個角落時, 沒有哪個國家或地區能夠置
身事外。作為亞洲金融中心的香港遭遇重創也不是什麽意料之外的事。同樣,
中國企業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2008 年上市環境惡化。劇統計,2008 年僅有
113 家中國企業在境內外資本市場上市,合計融資 218.30 億美元,平均每家
企業融資 1.93 億美元;上市數量、融資額和平均融資額均創三年來新低。其
中上市數量較 2007 年減少 129 家,融資額減少 79.2%。
圖一: 2006-2008 中國企業境內外上市同比統計(數據來源: 清科研究中心)
香港銅鑼灣威非路道 1 8 號萬國寶通中心 2 6 樓
電話: (852) 2806 3822 • 傳真: (852) 2806 3712 • 電郵: info@ • 網址:
資本市場 融資額 (US$M) 上市數量 平均集資額 (US$M)
海外市場 6,922.35 37 187.09
境內市場 14,907.37 76 196.15
合計 21,829.72 113 193.18
表一:2008年中國企業境內外上市情況統計 (數據來源: 清科研究中心)
2008 年中國企業海外上市數量由 2007 年的 118 家驟降至 37 家。而其中
共有 19 家企業選擇了在香港主板上市,合計融資 59.87 億美元,分別占上市
企業總數的 51.4%和融資總額的 86.5%,可見即便是在金融危機全球經濟衰退
的 2008, 港交所仍然對中國內地企業表現出了不俗的吸引力。
香港銅鑼灣威非路道 1 8 號萬國寶通中心 2 6 樓
電話: (852) 2806 3822 • 傳真: (852) 2806 3712 • 電郵: info@ • 網址:
陰歷重重的 2009 年悄然已過去了近三個月,各界對資本市場何時回暖各
執己見。作為新經濟體代表的中國也在內憂外困的纏門中。而 2009 年伊始,
有兩家海外上市 IPO 企業先後於 1 月 12 日和 13 日選擇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
市。在此背景下,對欲上市籌資的中國內地企業來說,去哪里拿錢,香港是
否仍然是內地企業海外上市首選地成了值得關注的話題。
事實證明, 從金融危機對全球各地的影響來看,雖然香港所受影響相較
歐美等國要弱一些,但壓力還是存在的。由於全球需求大減,出口萎縮,金
融機構首當其沖,香港兩大經濟支柱—金融與出口受到嚴重的沖擊。個別行
業 (例如飲食及零售業)出現倒閉潮,社會失業情況惡化。除失業壓力外,
從公司注冊處和撤銷注冊等的一些數據表明,香港經濟正在明顯放緩。2008
年 8 月,香港企業出現倒閉高峰期,期間共有 5407 間公司結業,而 2008 年
亦有 1922 間公司因資不抵債而清盤。
為鼓勵銀行增加向中小企業貸款,避免出現倒閉潮令失業率繼續飆升,
香港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提振經濟、吸引投資、改善服務環境的舉措。其中包
括於 2008 年 12 月上旬推出總承擔額約 1000 億元的特別信貸保證計劃,政府
會提供七成信貸保證,貸款額最高達 600 萬港元。根據香港工業貿易署資料
統計顯示,截止至 2009 年 2 月 10 日,共收到 1761 宗申請,暫批出 1429 宗,
款額達 29.93 億港元。
討論赴港上市的問題上自然離不開全球資本市場回暖的時間表。 雖然各
界對于何時回暖的問題上各執己見,但有一點是肯定的 : 經濟衰退, 終有止
盡。 除了正處于初級階段的內地金融市場受金融風險影響相對較小外,內地
一系列提振經濟措施的出臺也令各界對中國內地經濟復蘇充滿信心。 其中
“十一.五”規劃中提到擴大內需比例,給香港的中小企業帶來了商機和挑
戰,對經濟復蘇亦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作為一個大國,中國國內消費市場
的需求不容忽視。尤其是紡織品和輕工業等生活消費品,歐美等國需求再大,
總共也就十幾億人口。但中國國內的常規消費人口已達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