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之乡的婚礼习俗.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彩虹之乡的婚礼习俗

维普资讯 “彩虹之乡”的婚礼习俗 口贺喜焱 青海高原的土族主要分布在互助土族 自治县、民和回 县以及同仁、大通等地。对于土族的族源,学界一般认 到南北朝隋唐时期吐谷浑。由于生产、生活方式、居住 及与其他民族杂居,各地土族的婚礼习俗也有一定的 的来说,土族婚礼习俗作为土族民族存在的外在表征 饰之外).是独具特色且极富代表性的,是土族悠久历 淀,是土族民族文化中相对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种文化 形态。不论什么地区的土族婚礼,都是伴随着悠扬的婚礼歌进行, 仪礼繁多,热闹非凡。 互助被称作 “彩虹之乡”。因这里土族妇女的七彩花袖衫而得 名(4z彩花袖 .土语称作 绣“苏”,是一种用红黄蓝绿黑 白紫等七种 颜色的布或丝绸制作 的套袖 ,缝在长衫上)。如果要感受这里浓郁 的民族风情,最好是能参加一场土族婚礼。每年腊月或正月,是这 里适龄男女举行婚礼的时候。一场婚礼,不仅意味着一个家庭的 组建、后代的延续,更体现了当地土族人尊长、重礼、讲序的人文 特质,并且 自始至终以歌舞相伴,贯穿着当地人的宗教信仰观,使 得整场婚礼颇具地方 、民族特色。土族历史上经历过抢婚 招赘 婚、买卖婚、“戴天头”等婚姻形式 ,现今土族的婚礼也还多少留有 l12 维普资讯 相关的遗迹,很多人家办婚事还是按照传统,一般都要走提亲、订 亲送礼、婚礼仪式、谢宴等程序。 提亲 不论双方是 自由恋爱,或是父母决定,现今的土族人 一 般按照传统都要请媒人向女家求婚。媒人必是能说会道 、有名 望的长者来担当。提亲时,男方家请媒人将煜锅馍和花卷、酒、茯 茶等送到女方家(这些礼物虽不贵重,但都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 而且 亲事 起到 上茯 女方 主要 就是 首饰 男方 送完 的吉 日。这时,正式婚礼的前期准备才算告一段落。 娶亲 娶亲的前一天.土族称为 “麻择”,女方的亲戚朋友、左 邻右舍都前来送礼物,女方家要设宴席招待亲朋好友。传统的宴 席很有特色,当地叫 “圈圈席”。即在庭院里搭木板为桌,地上铺了 厚厚的麦草,院内还要燃一堆火,客人围坐于草铺之上,此情此景 别有一番情致。宴席过后女方家还要进行摆嫁妆仪式。向众人一 一 展示男方送来的财礼(主要是缝制的衣服),再者就是女方家的 陪嫁,这其中主要展示新娘的女红、腰带、褡裢等等,虽然是一些 很平常的东西,但也足以反映新娘的聪慧与灵巧。这时,新娘还要 唱 《哭嫁歌》,歌词委婉动人,主要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 自己 的惜别之意,情义深切,十分感人。 ll3 维普资讯 傍晚,娶亲正式开始。男方请两位能歌善舞、擅长辞令的 “纳 什金”(迎亲人)前往女方家,而这两位 纳“什金”不仅要精通歌舞, 而且要具备灵敏的反应和风趣宽容的个性以应付各种复杂甚至 是戏谑的场面。可以说,“纳什金”是土族婚礼上最具特色的轴心 人物,他们代表着人们对婚礼祥和、欢快的期待,体现了土族人宽 容、幽默、机警、能歌善舞的特质。依照传统,他们身穿白褐衫,头 头好像破背篼。从那里来的人哪?嘴好像破庄廓。从那里来的人 哪?鼻疙瘩像麻杓。从那里来的人哪?耳朵像木盘子。”这时,女 方家的男人们还故意来凑趣:“阿姑们呀!你们唱的不太像 ,我看 纳什金姑爷的鼻子不像麻杓,而像石山的高峰。”整个歌唱与趣答 欢笑轻松,使本来就很喜气热闹的婚礼更添轻松幽默的愉悦气 氛 嘲弄迎亲 “纳什金”的骂亲习俗是伴随土族历史上曾发生的抢 婚现象而产生的(据 魏《书 ·吐谷浑传》记载 “至于婚,贫不能备财 者,辄盗女去”),由于抢婚,新娘家的阿姑们常与男方迎亲人之间 形成一种对立,她们借助骂亲以发泄心中的愤慨 。但是,这种骂亲 流传至今已演变成一种具有独特喜剧色彩的习俗,成为婚礼歌中 独具审美意味的一部分。之后,“纳什金”与阿姑们一起跳安昭舞,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