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艺术规律,重建语文教学.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遵循艺术规律,重建语文教学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遵循艺术规律,重建语文教学 魏荣贵(洋县教育局,陕西汉中723300) 中学语文教学目前正面临着一阵阵剧痛。一方面教师身心俱疲,拼命备课、讲课、批改作业,甚至超负荷地增加语文练习及测试;另一方面学生则对支离破碎的语文解读、语文习题练习厌倦无奈,毫无兴趣。语文成绩表面分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则持续下降,不堪正视。究其原因,除了高考语文命题的指挥棒沉重地压得语文教学变形外,变形的语文教学的方法也与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形成了恶性循环。年复一年的高考成绩攀高,日趋繁密机械的教学套路规定迫使语文教学不得不在低效高耗中垂死挣扎。现在倡导的高效教学正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契机。因此,语文教学要求真务实,改变策略,在抓住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上下功夫,从目标的设定和教法改革的有效性上找突破口。 孔子曾说:“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吾不复矣。”这就要求学生在听完教师精讲一两个篇目后能进行思考归类,知识迁移。迁移中的运用就是能力。要做到这样,也就必须要求学校、教师重新思考教学内容,变以教材死读全讲为以教材为蓝本的试验读物,分类教会学生解读文本的操作方法和解题思路。这样,教材中分单元、分文体教学的众多篇目就不一定篇篇都讲,篇篇细讲了,转之以同类细讲一篇,精讲解读思路和方法,其他篇目作为类文阅读,让学生自读自测自练,真正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一、广用资源,重新审视教学的途径 语文学习的资源很广泛,途径也很多。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方法也就完全可以多样化。 现在的高中生,甚至是大学生语文学习方面普遍存在着高分低能,难谈应用的现象。究其原因,也正是从初中语文教学开始起就已完全应试化、分数化了。家长、学校、教师只注重频繁的考试成绩,没人深入学生,看他们的语文知识的积累,阅读了多少书籍,对诗歌、绘画、书法的鉴赏能力到底怎么样。现在的高中学生一篇800 字左右的作文,20 个错别字已经是见怪不怪了。只看到了学生语文成绩动辄100 分有余,就心满意足了。这种完全只把考卷作为语文资源的导向就使得学校要求教师用大量的练习题的测考讲析取代了学生阅读文本、体会文本、理解文本、感悟文本,体验文本、思考文本的快乐学习的过程。 学生于是乎不再专注文本,跟着学校、教师、家长的要求进行架空的题海大战,考什么练什么,根本不读文本,更不用说课外读物了。短期内,成绩纵然会有所提高,时间一长,由于积累不够,江郎才尽,方法单一,兴趣殆尽而成绩难以再提高或提高很慢,走入语文教学的死胡同了。紧接着,家长抱怨学校,学校抱怨教师,教师抱怨学生的怪圈就形成了。其实,只要停下来稍加思考就会发现,整天忙着练,忙着讲,忙着考的是什么,就恍然大悟了。没有必要进行那些简单机械、支离破碎、重复繁琐的考点大轰炸,回归文本、回归阅读、回归体验、回归识记、回归应用就够了。 实际上,达到考纲规定的高中生语文能力的教学资源很多,也很多样,如课本、读本、报纸、杂志、观察欣赏、书法音乐欣赏等等。 二、回归艺术,重新审视语文教学的方法 语言是一门艺术,语文的能力体现就是人的综合素质。艺术的观察、体验、感悟、实践、提高是螺旋形的,是需要大量的量变积累的,有了足够的量的积累才能水到渠成发生质变。任何急功近利的跳跃式质变只能是有形无实、有巨型没营养。试想,一个人的艺术能力和综合素质是能通过几个高考类题的练习讲析提高的吗?以此为法求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无异于饮鸩止渴,杀鸡取卵;以此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学习的兴趣无异于缘木求鱼。为此,笔者建议那些为语文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的瓶颈而困惑的学校和语文教师不妨适当放弃专考专练,脱离文本,不读不看,不问积累,不求体验,不重感悟,只管应用的违背语文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回归到语文教育的正常轨道上来。 1.充分利用教材试验田的作用,把文体、语言、结构、思路和方法典范的经典课文教透吃透,把剩余的类文当做实习基地,用足用活,真正让学生有所积累,有所明白,有所实践,有所应用。做到“以一当百”“一通百通”。 2.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搜集众多的语文资源。多闻广识,积累语文基础知识,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有益的书报、杂志、文学名著、音乐名曲、舞蹈、旅游或野外踏青、励志电影、励志演讲等都是语文资源。不要怕耽误学生时间,总比那些花拳绣腿的考试表演中的各种架空的重复训练题实在得多。 3.教师要充分利用一切???效的教学方法的合力。通过朗诵比赛、背诵比赛、阅读交流比赛、对联收集比赛、时事新闻广知比赛、作文比赛、应用文写作比赛、演讲比赛、辩论会、音乐欣赏、书法讲座等有效手段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能力,增强学生的人文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