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针药结合加按摩治疗顽固性失眠33例的临床体会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针药结合加按摩治疗顽固性失眠33例的临床体会
唐成洋 范红卿 (无锡惠山区藕塘卫生服务中心 214153)
【摘要】目的 观察针药结合加手法按摩对顽固性失眠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所有病例都采用针刺、中药煎服与手法按摩治疗,10次为一疗程,三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 疗效显著,临床痊癒率占84.8 %,好转率9 %,总有效率93.8%。结论 针药结合加按摩治疗顽固失眠有满意效果。
【关键词】顽固性失眠 针刺 口服中药 手法按摩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6-0340-01
失眠是基层卫生服务单位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加速,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加大,此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且大多数都较为顽固,日久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笔者近年来应用针灸、口服中药加按摩的方法综合治疗顽固性失眠患者33 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33例 患者均来自中心中医门诊或住院部,其中男 9 例,女 24 例; 年龄21-78岁,平均52.54岁;疗程最短2月,最长11年。
1.2 纳入标准
所有病例均符合1994年中国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中不寐的诊断标准。
1.3 排除标准
所有病例均排除心、肝、肾、脑部疾患与其他系统疾患和术后、酒后、疼痛以及药物因素等。
1.4 辨证分型
根据《中医内科学》[1]与《针炙学》[2]教材关于不寐的叙述,结合本文的探讨,笔者将其分为以下四型:
主症 经常不易入睡或寐而易醒,甚则彻夜不眠。在此基础上,兼见情志不遂,急躁易怒,胸肋胀满,舌红,脉弦等为肝阳上扰;若兼有心悸健忘,面色无华,纳谷不馨,体倦乏力,易汗出,舌淡,脉细弱者为心脾两虚型;兼头晕耳鸣,腰酸膝软,五心烦热,盗汗遗精,舌红,脉细数等为阴虚火旺(心肾不交)型;兼有善恐易惊,善虑多疑,舌淡脉弦细者归为心胆气虚型.本组病例,属肝阳上扰者8例,心脾两虚型15例,阳虚火旺型7例,心胆气虚者3例。
2、治疗方法
2.1 体针取穴
主穴 内关 神门 印堂 安眠 分型配穴 肝阳上扰加风池、 太冲;心脾两虚加心俞、脾俞、足三里;阴虚火旺者加心俞、肾俞、 三阴交;心胆气虚加心俞、胆俞。操作 神门、 印堂、 安眠三穴采用平补平泻法;内关与配穴按照实泻虚补的原则操作。 方法 每次选3-5穴,交替使穴。常规消毒所选穴位与医者手指,根据需要选取1-1.5寸、直径0.25mm之不锈钢毫针,刺入穴位后按上述操作法行针,得气后留针30rsquo;,中间行针一次。隔日一次,10次一疗程,三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2.2 中药方组(自拟安神汤)
生百合 抱茯神 合欢花 夜交藤 炙远志 粉葛根 随症加减:肝阳上扰型加生龙骨、生牡蛎、柴胡、香附、车前子等;心脾两虚型合归脾汤化裁;阴型火旺型加黄连阿胶汤;心胆气虚加生龙齿 太子参 石菖蒲 琥珀等。以上药物,每日一剂,煎煮三次,所取药液混合后分三次服用,10天为一疗程,间隔两天,再行下一疗程。三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2.3 按摩点穴
先以拿捏或虎口推拿法依治舒松斜方肌、 菱型肌等颈肩背部软组织,点按供血、肩井、百会穴,再行头部由后向前抹法,加以百会为中心的头顶部指叩法,最后点按上星、 神庭 、太阳穴。
3、疗效标准
3.1 临床治愈
睡眠时间正常,总睡眠时间大于6h,少梦,入睡时间小于30rsquo;,对睡眠质量满意,醒后无其他躯体不适感,已完全摆脱镇静催眠类药物;
3.2 好转
睡眠明显改善,总睡眠时间增加2h以上,对睡眠质量较为满意,白天倦怠感消失或明显减轻,镇静催眠药物减量过半或未过半,其他躯体不适症状有所改善或较明显;
3.3 无效
失眠症状及镇静催眠类药物用量前后比较均无改善或反加重,其他躯体不适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4、治疗结果
本组33 例中,除一例因恐惧针感脱落外(作无效处理),其余32 例临床痊愈28 例,占84.8%,好转 3 例 ,占 9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运维相]-IT运维服务.docx VIP
- 承历史之痛,立青春之志——以电影《南京照相馆》开启高中第一课-2025-2026学年高中主题班会优质课件.pptx VIP
- chap3 IS-LM模型习题.doc VIP
- 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6-大单元作业设计案例-.docx VIP
- 2025年中国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诊疗共识解读及实施策略PPT课件.pptx VIP
- 课件:产后大出血的护理.ppt VIP
- 古代汉语课件报任少卿书.pptx VIP
- 2025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婴幼儿保育)参考试题(附答案) .pdf VIP
- 海洋环境工程技术导则公开课20220511.pdf VIP
- 年产1500吨果胶(第一条生产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