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钢筋砼温度裂缝的产生检测计算及正确评定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钢筋砼温度裂缝的产生检测计算及正确评定
唐素良 (广西恒诚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摘要:通过本人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积累在处理实际工作解决问题时结合有关规范,从以下三方面论述钢筋温度裂缝的产生检测计算及正确评定。
关键词:砼 温度 裂缝 检测 评定
0 引言
90年代国家对建筑市场压缩投资实行宏观调控,使一批正在兴建中的项目缓建、停建,致使一些没有封顶的高层建筑的中间层的钢筋砼结构(柱、梁、板)客观的改变了工作环境导致结构砼梁板产生温度变形裂缝。这本是很自然的现象。然而由于甲乙双方工作人员对温度裂缝的产生原因,检测计算评定和处理都缺乏必要的科学分析规范认识,双方各持已见。使科研检测、设计、质监站也难以按规范正确处理问题,本来就不影响结构安全度的问题,使工程一拖再拖,无法正常施工。以下是本人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结合有关规范解决钢筋砼温度裂缝的产生检测计算及正确评定。
1 钢筋砼结构温度裂缝的产生
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谁都不会公开反对,但一接触钢筋砼结构热胀冷缩引起变形裂缝却模糊起来,在温度裂缝具体问题面前自动放弃“物体热胀冷缩”的真理,甚至对国家标准规范允许出现裂缝表示怀疑,这是很不正常的,从而引起疾呼!也是笔者的目的所在。
1.1 关于温度裂缝的产生原因 大量的工程结构变形实践充分证明:温度裂缝是由于钢筋砼结构降温变形而引起的。特别是在温度变化较大时更加明显,由此产生的收缩变形差,对钢筋砼结构引起的约束力,一般在板内产生拉应力,而梁中则产生压应力。降温过程引起的应力状态,一直到梁、板温度达到平衡时才会消失,而收缩应力则将长期保持下去,所以说引起钢筋砼结构(梁、板)温度裂缝的主要原因是长期的收缩变形在砼结构中引起的拉应力造成的。
1.2 关于温度裂缝的一般规律 根据多起温缝工程实例的调查研究、检测及计算处理,发现钢筋砼结构(梁、板)受温度影响产生的裂缝一般规律如下:
1.2.1 凡产生裂缝的工程施工季节多在最冷或最热季节;
1.2.2 裂缝出现时间约在施工后1-3个月期间,此后趋于稳定;
1.2.3 裂缝方向:裂缝垂直横肋,沿厂房纵向与主梁垂直;
1.2.4 加配抵抗温度应力分布筋者,很少产生。
其温度应力(FTX)按下列式计算:
fTX=alpha;middot;Emiddot;T…………①
温度变形(△L)计算公式如下:
△L =alpha;middot;Tmiddot;L…………②
2 裂缝对钢筋径结构耐久性影响
大量工程实践指出:裂缝对钢筋砼耐久性影响:主要是加剧结构砼和钢筋的碳化和电化反应,从而降低砼耐久性。其主要反应如下:
2.1 砼碳化反应式:
Ca(OH)2+CO2——gt;CaCO3+H2O…………③
2.2 钢筋的电化反应:
钢筋锈蚀的电化反应主要是由水和氧气的作用而生成不容性的Fe(OH)3,橘红色层,结果造成钢筋表层剥离掉层缺损现象,其化学反应如下:
Fe+2H2O=Fe(OH)2+H2uarr;…………④
2Fe(OH)2+1/2O2+H2O=2Fe(OH)3…………⑥
在上述碳化和电化作用下,使砼寿命受到影响,因此对温度引起的裂缝在超过规范允许宽度时,必须进行补缝处理,以保护钢筋不产生锈蚀,从而确保结构的耐久性。
3 温度裂缝工程实测
我区北海某工程,为整体式现浇钢筋砼框架结构,一层楼板砼强度等级为C40,由于受建筑市场大气候影响,资金不到位而停工。(1996年元月26日至2月6日施工完成一层楼板),直到1996年6月上旬,由于甲乙双方对板面裂缝的原因性质认识不一致,甚至发生较尖锐的争论,应邀前往处理情况如下:
3.1 裂缝特征与规律。
3.1.1 裂缝出现时间。1996年3月14日拆模时,即施工后40天左右,开始出现裂缝,并随露天曝晒时间的增多和延长;
3.1.2 裂缝的部位及走向:位于东南面的板裂缝多于西北面,这与墙板和楼板同时接受太阳辐射热的强度有关。至1996年6月12日共出现19条裂缝,总长度约为84050mm。其中东南面13条占68.42%,西北面6条占31.58%,裂缝的走向,多数裂缝平行主筋,垂直于付筋和梁的方向。总平均裂缝率(e)2.22%:
3.1.3 裂缝的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浅析《诗经》婚恋诗中的水意象和其成因(初稿)(作者马雄雄).doc VIP
- 《白血病的护理》课件.ppt VIP
- 试论《诗经》婚恋诗中的水和树意象-毕业论文.doc VIP
- 常用电气元器件选用.ppt VIP
- 西安市高新区第三初级中学小升初数学初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选用与检测目录.pdf VIP
- 2025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考试题库(含参考答案).docx VIP
- (2025)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考试题库(含参考答案).docx VIP
- 20GWh锂电池项目环评环境影响报告表(新版环评).pdf
- 电力企业合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20250128_120531.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