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吻中毒8例诊治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钩吻中毒8例诊治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钩吻中毒8例诊治分析 肖劲1 王玲2 刘跃梅2 马卫娥1   (1广东省连平县第二人民医院 广东 连平 517139)    (2江西省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江西 赣州 341000)   【摘要】 目的:探讨钩吻中毒的诊治方法。方法:分析2003年8月本院救治的8例钩吻集体中毒患者临床资料。8例患者入院后均予清水洗胃,禁食,给予西咪替丁保护胃粘膜,预防消化道出血,呼吸困难者及时吸氧,症状无改善或进行性加重者立即行气管插管,表现为阿托品中毒样症状时予新斯的明1mg肌注,表现为毒蕈碱样症状时予阿托品0.5mg静注,必要时重复给药至症状消失。同时给予细胞色素C、三磷酸腺苷、辅酶A静滴营养脑细胞及心肌,速尿利尿排毒,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对症支持治疗。结果:(一)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口角流涎、恶心、呕吐、腹痛、咽喉梗阻感、面色潮红、苍白、烦躁不安、视物不清、复视、牙关紧闭、步态不稳、尿潴留等。其中2例重症者出现呼吸肌麻痹,呼吸骤停。体格检查:血压正常4例,血压降低4例,神志模糊6例,谵妄2例,瞳孔散大4例,缩小2例。颈软,心率在110~140次/min4例,心率40~50次/min3例,肺部检查正常。腹部压痛4例,肝脾不大。神经系统未引出病理征。实验室检查:血钾、钠、氯均降低。(二)治疗结果:8例患者中2例重症病人出现呼吸骤停立即给予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等抢救处理后呼吸恢复。5例患者住院3天痊愈出院,3例5天痊愈出院,随诊一月各项检查无异常。结论:钩吻中毒病情危重,临床症状复杂多样,早期诊断、及时采取综合的抢救方法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钩吻;中毒;诊治分析   【中图分类号】R2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3-0357-02    钩吻又名断肠草、大茶药,是马钱科胡蔓藤属的全草,其主要毒性成分钩吻素子、丙、寅、卯等17种钩吻毒素,是一种具有强烈神经毒性的植物,误服后死亡率极高[1]。为熟练掌握钩吻中毒的诊治水平,现将我院2003年8月成功抢救的8名因误服钩吻泡水喝集体中毒患者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例患者均是外地工人,发病年龄30~40岁,男6例,女2例,平时身体健康,每人服用误放有钩吻泡的凉茶半碗至1碗,约20min~40min发病。   1.2 抢救方法   8例患者入院后均予清水洗胃,禁食,给予西咪替丁保护胃粘膜,预防消化道出血,呼吸困难者及时吸氧,症状无改善或进行性加重者立即行气管插管,表现为阿托品中毒样症状时予新斯的明1mg肌注,表现为毒蕈碱样症状时予阿托品0.5mg静注,必要时重复给药至症状消失。同时给予细胞色素C、三磷酸腺苷、辅酶A静滴营养脑细胞及心肌,速尿利尿排毒,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对症支持治疗。   2.结果   2.1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口角流涎、恶心、呕吐、腹痛、咽喉梗阻感、面色潮红、苍白、烦躁不安、视物不清、复视、牙关紧闭、步态不稳、尿潴留等。其中2例重症者出现呼吸肌麻痹,呼吸骤停。体格检查:血压正常4例,血压降低4例,神志模糊6例,谵妄2例,瞳孔散大4例,缩小2例。颈软,心率在110~140次/min 4例,心率40~50次/min 3例,肺部检查正常。腹部压痛4例,肝脾不大。神经系统未引出病理征。实验室检查:血钾、钠、氯均降低。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动过速4例,窦性心动过缓伴ST段压低提示心肌缺血表现3例,肝肾功能、心肌酶谱、凝血功能均正常。   2.2 治疗效果   8例患者中2例重症病人出现呼吸骤停立即给予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等抢救处理后呼吸恢复。5例患者住院3天痊愈出院,3例5天痊愈出院,随诊一月各项检查无异常。   3.讨论   钩吻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区,为马钱科胡蔓藤属植物,胡蔓藤又名钩吻,是木质藤木,枝叶光滑无毛,其根可制成药材(呈不规则的圆柱形,气无、味辛苦、毒性剧烈,只作外用,内服可致命),钩吻全株均有毒,尤以嫩芽毒性最强,全株所含的有毒成分为钩吻碱,是一种易被消化道吸收的强烈神经毒。根据许盈等[2]研究表明,钩吻素子在大鼠体内分布迅速广泛,以消化道浓度为最高,可透过血脑屏障,但是消除速度快。另据记载钩吻碱0.15~0.3g便可使人致死。钩吻流浸膏3.5ml为中毒致死量[3]。陈超杰等[4]试验研究表明,中毒剂量的钩吻素子能引起小鼠产生震颤、抽搐等神经毒性症状。因此,钩吻中毒的发病机制[5]:抑制延脑的呼吸中枢,导致呼吸性酸中毒,使呼吸中枢呼吸肌麻痹最后因呼吸衰竭而死亡。并可作用于迷走神经直接刺激心肌,引起心律失常和心率改变,抑制脑神经和脊髓运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