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章 药物治疗的临床用药原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02章 药物治疗的临床用药原则

第二章 药物治疗的临床用药原则 临床药物治疗中需要考虑的几个因素 一、临床用药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 明确诊断 它是开始正确药物治疗的决定性步骤。是医疗前提。 特殊情况:治疗性诊断。 注意:在诊断完全不明情况下,慎用对症药物治疗;急则治标时,对症药物治疗应尽量不要妨碍疾病进一步检查与诊断。 第二步: 明确药物治疗目标(或结果) 药疗目标的确立,不仅考虑治疗疾病本身,更应考虑药物对病人的整体影响,综合结果。 第三步:确定优化的个体化用药方案 理想:安全(低ADR)、有效 、经济、方便 正是临床药物治疗学的实施要点 第五步:药物效果的评估与干预 实质是积极开展治疗药物监测(TDM),据TDM监测结果决定是否调整给药方案。 TDM 治疗药物效应监测 血药浓度监测(狭义TDM) 第四步 开始药物治疗并确保依从性 二、影响药物治疗效应的因素 (一)、药物方面的因素 (二)、机体方面的因素 (三)、疾病的影响 (一)、药物方面的因素 1、剂量 一般的量效关系是正相关,但并非给药量越大越好 原则:既要有效,又要安全 有时,不同剂量或浓度,药物效应不同:乙醇 4、用药次数、时间与间隔 时辰药理学 一般药物口服3次/d 在特殊情况下—些关键性治疗药物,既照顾到有效药浓度.又要考虑病人的具体情况,可适当调整服药的次数及用药间隔时间。 有些药需要在用药开始予以负荷剂量(loading dose),尤其在急症抢救时更为重要。 定义:联合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 目的:增加疗效或减少不良反应 不恰当的联合用药反而使疗效降低或出现意外的毒性反应(中药:18反、19畏)。 联合用药 协同作用 以增加疗效 拮抗作用 以减少不良反应 5、联合用药 药物相互作用: ( 1)、药剂学方面:(配伍禁忌) 药物在体外配伍直接发生相互作用(物理、化学) →影响疗效或导致毒性 ( 2)、药动学方面 1)妨碍吸收 胃内容、应用促进或抑制胃功能的 药物;有的药物可影响食物吸收,如四环素与铁、钙等 2)竞争血浆蛋白结合-分布 3)影响生物转化 肝药酶 诱导剂、抑制剂 4)影响药物排泄 尿液PH 水杨酸类药物可以抑制肾小管分泌丙磺舒 (2)、药效学方面 1)协同作用:指药物合用后原有作用或毒性增加。 相加作用(synergism):+ 增强作用(antagonism):+ 增敏作用(interaction):敏感增强 2)拮抗作用:指药物合用后原有作用或毒性减弱。 药理性拮抗、生理性拮抗、化学性拮抗、生化性拮抗 3)无关作用 6.反复用药 耐受性:指连续用药后出现的药物作用下降。 快速耐受性:在短期内连续用药数次后立即发生耐受现象。 交叉耐受性:机体对某药产生耐受性后,对同类的另一种药的敏感性也降低。 (二)、机体因素 第四章专门讲授 (三)、病理状态 影响对药物的代谢: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影响机体的反应性:缺氧易产生强心苷中毒 在第四章中介绍 三、药物处方规则 急诊处方 门诊处方 住院处方 长期医嘱 临时医嘱 处方规则 门诊病人处方: 病人姓名、年龄、性别、日期、医师签名 药品名规范 剂型 药品剂量和数量(阿拉伯数字),并注明单位 用法:每次剂量及每日用药次数 处方内容不能修改,若修改,医师签名 普通内服药一般以3d用量为限.不得超过7d。有毒药品不得超过1d剂量。 处方常用缩写词 Hypo 皮下注射 i.m 肌内注射 i.v 静脉注射 iv.drip 静脉滴注 q.d 每日或写为1次/d b.i.d 一日二次或写为2次/d t.i.d 一日三次或写为3次/d q.i.d 一日四次或写为4次/d q.h 每小时或写为1/h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