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章:免疫分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05章:免疫分子

3.参与炎症反应 炎症中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穿越血管内皮细胞?渗出 滚动:L-/P-选择素-E选择素 激活和粘附:CD11/CD18-ICAM 移行: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PECAM-1),在白细胞和血小板低表达,而在内皮细胞高表达,在移行中起重要作用。 白细胞粘附于血管壁(扫描电镜图) 中 性 粒 细 胞 的 渗 出 过 程 A B C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侵入细菌 起始黏附 稳定黏附 渗出 EC EC 炎症细胞的粘附与渗出 静息细胞 激活细胞 细胞表面分子介导细胞间粘附 属于CD的免疫球蛋白Fc段受体 1.CD64( Fc?RI) * 表达于单核/巨噬细胞及DC;为高亲和力Fc?R;介导ADCC和调理吞噬; 2.CD32(Fc?RII) * 分布广泛;为低亲和力Fc?R ;介导吞噬作用和氧化性爆发。 3.CD16(Fc?RIII) * 低亲和力Fc?R,主要结合IgG1、IgG3;可介导ADCC和调理吞噬。 4.CD89 * 为中亲和力FcαR;可介导ADCC和调理吞噬。 5.Fc?RI * 是高亲和力IgεR,分布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介导I型超敏反应。 6.CD23(Fc?RII) * 表达于Fc?R B细胞和单核细胞;是低亲和力Fc?R;参与IgE合成的调节。 细胞凋亡相关的CD分子 CD95(Fas) * 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可介导细胞凋亡。 CD178(FasL) * 为肿瘤坏死因子家族成员;可介导细胞凋亡。 CD分子与临床 CD与病毒感染 CD与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生 CD与免疫诊断 CD与免疫性疾病防治 第 二 节 黏附分子 黏附分子(AM):指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的 一类分子,多为糖蛋白,分布于细胞表面或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中,以配体-受体形式发挥作用。 类型: 可溶性粘附分子 膜型粘附分子 粘附分子的共同特点 通过受体与配体间相互结合的形式发挥作用,可逆性、非高度特异性; AM几乎无多态性,同一种属不同个体的同类AM基本相同; 同一细胞表面可表达多种不同类型的AM; AM的作用往往通过多对受体和配体共同作用而完成; 同一AM分子在不同细胞表面可发挥不同作用,同一生物学作 用也可能由不同的AM所介导; AM在介导粘附作用的同时往往也启动信号传递。 粘附分子的种类 选择素家族 粘蛋白样家族 整合素家族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钙依赖性黏附素家族 (一)选择素家族(selectin family) 概念 主要介导血液流动状态下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包括L-、P-、E-选择素。 配体 配体是寡糖基团,主要是具有唾液酸化的路易斯寡糖或类似结构的分子。 功能 介导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局部粘附,主要在滚动(rolling)过程中起作用。 选择素分子家族成员 选择素P(P-selectin,CD62)——血管内 皮细胞、血小板 选择素E(E-selectin,CD62)——血管内 皮细胞 选择素L(L-selectin,CD62)——白细胞 P-选择素 L-选择素 E-选择素 EGF样结构域 C型凝集素结构域 SCR 结合配体部位 配体:寡糖基团 选择素分子结构示意 (二)黏蛋白样家族(mucin like family) CD34 为选择素L的配体 GlyCAM-1 为选择素L的配体 PSGL-1 为选择素E和P的配体 (三)整合素家族(integrin family) 结构 ?和?两条链,均由?和?亚单位通过非共价键连结 组成的异二聚体。 配体 主要为某些细胞基质成分; 功能 主要是介导细胞与ECM的粘附以及白细胞与血管内 皮细胞的粘附。 整合素超家族 (四)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IgSF) 概念 具有与IgV或IgC区相似的折叠结构,且氨基酸组成有一定同源性的一组分子。 功能特点 参与细胞与细胞间的相互识别和相互作用 IgSF和IgSF间的相互识别: CD2与LFA-3; CD4与MHC-II; CD8与MHC-I等; IgSF和Integrin相互识别: ICAM-1、2、3与LFA-1、VCAM-1与VLA-4间的相互识别。 组成 抗原特异性受体(TCR、BCR) 非抗原特异性受体及其配体(如CD2,LFA-3等) MHC-I、MHC-II类抗原等 CD4 CD8 CD2 C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