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纪录片与微电影创作.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纪录片与微电影创作

微电影与电影的异同 相同点 :在整体风格上,微电影与电影的基本风格是统 一的,特别是影片的取材方式、主题内容的表现、视听语言的处理,以及人物的现实遭遇、内心痛苦的揭示等,都与传统电影的创作原则相一致。 微电影与电影的异同 不同点 : 1、传统意义上的故事片电影较微电影来说,因为 时长的缘故 ( 一般时长一个半小时,有两个小时,还有分上下集的电影 ),情节更为复杂曲折,人物更为完整,感情和情绪也更加丰富细腻。 2、在叙事原则上,要更精简,摆脱了拖泥带水的、充当时长的不必要的空镜头。 3、微电影和传统电影的观赏环境不一样,观看传统的院线 电影,需要有一些仪式化的程序,比如要先买票,要有情绪上的准备。而观看微电影是随时性的甚至随意性的,不管是在等车还是家中,都可以恣意地享受一次视觉的满足。而又因为微电影观影环境的不一样,所以在后期剪辑上节奏要更加的流畅,观众才会有直接的观影感受。 纪录片与微电影 第十章 新闻纪录片 第一节 纪录片概要 1.“纪录片”一词对应的英文单词是“Documentary”,它最早由英国人约翰·格里尔逊提出,意思是“文献的”或“具有文献资料价值的”。 一、什么是纪录片 2.主要以现实正在发生的事件为拍摄对象。 3.必须有个人诠释和观点,也就是说,必须是经过处理的。 4.必须是艺术性的、美的,也就是有创意的。 1.新闻纪录片:对有新闻价值的、新近发生的事件或人物作有深度、有过程性的记录和反映。 二、纪录片的分类 2.历史类纪录片:利用影像形态来讲述历史,或者通过对历史遗迹、文物器皿的考证来重新认识历史,解开历史之迷。 3.人类学纪录片:用影像来进行人类学研究的一种方式和成果。 4.社会学纪录片:以普通人和当下的社会现实为纪录对象,特别注重对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等生存状况的记录和反映,具有当代生活的鲜活性和对电视受众的接近性。 5.自然科学纪录片。 1.把目光投向人类生存表象的背后,力图挖掘和记录各个不同民族的生命轨迹和心历路程,进而探讨人类文明渗透于各民族文化不同状况中的历史性差异和不同民族在同一时空下的相互碰撞。 二、纪录片的分类 2.热衷于边缘题材。 3.多使用直接电影的拍摄手法。 人类学纪录片的特征:代表作弗拉哈迪《北方的纳努克》 1.注意故事化的讲述方式运用。 二、纪录片的分类 2.注意视听语言的运用。精彩的画面、动听的声音、生动的细节、张弛的节奏等。 3.注意表达一种人文精神。 自然科技类纪录片需要吸引力: 1.“主题先行”和“画面+解说”是其两个最典型的特征,主观色彩较浓。 三、纪录片的风格 2.叙事时声音以“上帝之声”的姿态出现,对观众进行居高临下的教诲和劝服,使画面沦为可有可无的“替补”角色,表现力不强。 3.特定时期敢于因直面现实而发挥重要的启蒙作用。 “格里尔逊式”/解释式/政论体与文学体 1.拍摄者作为观察者的姿态,置身事外。 三、纪录片的风格 2.拒绝评论、解说和采访。 3.追求开放性,多义性的主题,反对简单化的诠释。 “直接电影式”/观察式/客观记录体 它和直接电影的区别是十分明显的,特别是在摄影机的存在使它面前的事物受到多大影响这一问题上,二者观点截然相反。直接电影对此感到不安,真实电影却认为在摄影机面前人们要比在其他情况下,作出更加忠实于自己性格的行为。真实电影承认摄影机的影响,但不把它当作一种负担,而把他当成一种重要的媒介——可以启发内部真实的媒介。 三、纪录片的风格 “真实电影式”/参与式/报道体 1.直接电影的摄制者手持摄影机,处于紧张状态,等待非常事件的发生;真实电影则试图促成非常事件的发生。 三、纪录片的风格 2.直接电影的拍摄者不希望介入到事件中去;真是电影的拍摄者往往参与到事件中去 。 3.直接电影的艺术家扮演的是不介入的旁观者的角色;真是电影的艺术家则充当了访问者、挑动者的角色。 直接电影和真实电影拍摄区别: 4.直接电影的作者认为摄影机自身完全可以捕捉到事物的真实,真实电影的拍摄者必须主动参与到事件的进程和环境中去。 1.创作者也绝不只是一个客观的旁观者,而主要是一个参与其中的目击者,一个意义的创造者和一个论述的制造者。 三、纪录片的风格 2.解说词有明显的人称概念——创作主体的第一人称。 “自我反射式”/“自我参与式”/“个人追述式” 第二节 纪录片的诞生发展 弗拉哈迪的开山之作。他花16个月远赴北极,和哈里森港的爱斯基摩人南努克一有一起生活,完美地用摄影机再现了用梭标猎杀北极熊、生食海豹等原始的生活场景。纪录片史上的里程碑之作,它不仅开创了用影像记录社会的人类学纪录片类型,更是世界纪录片的光辉起点。 一、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北方的纳努克》 讲述现代城市一天的生活。通过这部影片,他建立起纪录电影语言的基本语法和字母。 二、维尔托夫《带摄影机的人》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