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购车常见大骗局!.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购车常见大骗局!

步步惊心 十大常见购车骗局揭秘(图) 新浪汽车讯 “如果我能够……”。这个世界有很多如果,但却没有一粒后悔药。对于重大的决策,必然会产生重大的结果。但依靠错误的数据和信息,几乎不可能使大家做出正确的决策。因此,识别骗术,虚假的东西,就能够帮助我们最大限度地做出正确的决策。   汽车是一种高价值的商品。买车不慎,就有可能遭遇巨额的损失。因此,购车识别骗术就显得非常重要。大家在购车时,如果有条件可以找一位懂行的朋友一起购车,帮助进行购买决策。当然,如果没有相关领域内的朋友,则更需要多加研究。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常见的购车骗术。   一、购车款应交至销售公司 购车款应交至销售公司   只要进入4S店,就可以非常容易地看到醒目的收银处。原本在4S店交钱不会有意外发生。但前不久笔者在微博中发现的一个案例却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   案例是这样的。某消费者为图便宜委托一位豪华品牌销售人员(已经离职,但仍拥有以前的名片)购买一款70万元左右的豪车。因该销售承诺的车价较低且为某朋友所介绍,消费者直接将购车款交给了销售人员。最后的结果,70万购车款被骗。(该朋友曾经采用同样的方式成功购车。但从不规范的路径交款,风险仍然很大。)因此,从这个案例来看,购车款只能交给销售店收银处。千万不能因为朋友介绍、或是贪图小便宜,而将大额现金交给销售人员。   二、买车还是最好到正规经销店 买车还是最好到正规经销店   有不少二级经销商购车价要较正规商家更低。这也是二级商家最常见的招揽顾客方式。但二级经销商购车真的低吗?也许低,同样也许又不低。对于二级经销商,由于背景较为复杂,购车价可能要较正规4S店要便宜。但是作为弱势的消费者,在面非正规经销商可能会遇到这些情况,1、收订金却不能提车;2、以保险、装潢等名义收购额外费用等情况。对于这些烦恼,我们直值得去冒险吗?   三、零公里做手脚 零公里、里程少不代表一定就是新车   把试驾车的路码表、传感器拔掉,最终当做新车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可能是因为经销商临时有用车需求,将车辆临时使用。对于一些使用里程不多的新车,消费者购买后问题还不大。但若在使用很多公里以后,仍然将车型做为新车售买,就实属欺骗行为了。对付这种手段的关键,在于购车时认真检查轮胎磨损情况及车身漆面是否有损伤。   四、虚假优惠   虚假优惠信息也比较常见。经销商常见的做法是将某款车型的售价提升,然后再宣布降价,以获得关注。经销商这种策略主要应用于热销车型。对于一款热销车型,消费者购车很难获得优惠。但只要有经销商采用了前面介绍的拉高再打压的出货手法后,却可以凭空制造大量关注。 五、贷款蒙人 贷款也可以蒙人   不少经销商都有合作的银行机构,并提供相应的贷款买车服务。但是贷款买车最大的问题,还是费用的问题。由于采用了贷款购车,一次性消费压力减轻,但长期所付总费用却有可能大大超过一次性付款。因此,贷款买车时,一定要弄清楚利息总额、还款期限等。   此外,贷款买车时,商家也有可能强制消费者到指定银行贷款或到指定保险公司办理保险,并收取高额手续费。办理贷款购车手续时,故意多收取款项。贷款购车时仔细查看汽车买卖合同的相关条款,每一环节都追问到底。   六、加价提车 加价提车不划算   加价提车也是汽车流通领域内最为常见的问题。对于加价提车的车型,最常见当属宝马、奔驰、奥迪等豪华品牌。但加价提车真的是货源紧俏吗?据笔者所了解,很多加价提车并不是因为货源紧缺,而只是一种营销手段。   在一个高度工业化、机械化社会,如果有需求,满足消费者需求是一项较为简单的事情。若需求足够,汽车企业满足市场需求还是相对容易的。因此,加价提车更多的是利用了消费者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当然,笔者并不否认某款车型存在临时紧缺的现象。但很多情况下,加价提车只是一个故事,事实或许并不那样。   七、买车不可图便宜 买车不可图便宜   “本公司:Q7、X6、路虎、霸道,五万至二十八万。雅阁,凯美瑞、现代等二万到四万。手续全,详电咨询:XXX”。这是笔者从一位微博网友抄出的一小段广告。也许大家都不信这样的信息。但是,对方以这样的手法进行宣传,说明其效果也应不错。   实际上,很多人都抱有越不可信,越要听一听的习惯。但是如果理会这样的信息,就好比一个人进入一片大森林,对方从何处突破、编织什么样的故事却没有任何可以应对的招数。因此,面对这种从逻辑上绝对无法正确的事情,最好的办法就是拒绝接触。避免出现心理学上所谓的“登门槛效应”出现。 八、综合优惠水份多 综合优惠有较大的操作空间   综合优惠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用语。就好比,“轻度碰撞”、“维修性拆迁”这样的词汇。前面的定语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优惠的程度。对于经销商而言,促销信息的优惠金额大,更加有利于吸引消费者注意。因此,综合优惠这样的词汇就被发明了。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