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风湿热的饮食防治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风湿热的饮食防治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0)05-080-02
风湿热是由甲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简称甲链菌)感染人体后产生变态反应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病变主要累及心脏、关节、中枢神经系统、皮肤和皮下组织。临床上可见发热、游走性关节炎、或伴有皮下结节、环形红斑和舞蹈病,其中危害最大的是风温湿性心脏炎的后遗症—慢性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风湿热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年。近年来由于城市卫生状况明显改善,儿童风湿发病率得到较好控制,由风温湿热发展成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人数大为减少。但是农村地区的发病率下降幅度还不够满意,农村地区对风湿热仍应予以足够重视。
1 临床表现
1.1 发热 多为中度发热,时间长短不一,与处理是否及时有关。
1.2 心脏炎 可波及整个心脏,包括心肌炎、心包炎和心内膜炎。临床上可见心动过速,并且与体温不成比例。心脏扩大、心包积液、心力衰竭等。心脏听诊可闻及二尖瓣或主动脉瓣返流性杂音。心尖部第一音减弱、舒张期奔马律、心包摩擦音等。
1.3 关节炎 可以是游走性、对称性、多发性,反复发作。以四肢大关节为主。局部可见红、肿、热、痛,但不遗留关节强硬和畸形。
1.4 皮肤表现 (1)环形红斑:在四肢内侧和躯干处,皮肤呈圆形或半圆形淡红色环状红晕,时隐时现,压之退色,显现时间为一过性至数月。(2)皮下结节:位于肘、膝、前额等骨质隆起或肌腱附着处,如豌豆大,数目不等,质硬,与皮肤无粘连,压之不痛,可存在数日至数月之久。
1.5 舞蹈病 是中枢神经系统受侵犯的表现,可见四肢、躯干和面部肌肉无目的、不协调、不自主的急促运动。
2 治疗
2.1 适当休息 风湿热时,心率较快,稍为活动心率就更快,这对心脏康复不利。应当尽量少运动,让心率慢些,最好是待血沉正常,急性期过后,心率正常后才开始做轻的活动。
2.2 抗菌素的使用 目前,青霉素仍然是最好的治疗,因为青霉素对甲链菌有效,能清除咽喉部组织内的链球菌。如果青霉素过敏,可改用红霉素、利菌沙、阿奇霉素或先锋类抗菌素。
2.3 水扬酸制剂 常规用阿斯匹林,剂量较大,易引起胃肠道反应。
2.4 激素 如有心脏炎表现,应当尽早使用激素。
2.5 中医中药 以辨证治疗为主。风湿热属急证、热证,相当于“热痹”。急性期以清热解毒、祛风通络除湿为主。常用中药有:银花、连乔、防己、黄柏、秦艽、薏苡仁、滑石、荆芥、防风、独活、牛七、泽泻、丹皮等。
3 饮食调理
3.1 避免进食燥热食物 风湿热发病过程中多出现热的症状,如舌质红,舌苔黄,脉数,发热,烦躁,失眠等。所以饮食上宜清润,如新鲜的蔬菜水果、豆浆、白粥、清汤等。
3.2 避免过饱饮食 风湿性心脏炎时,往往心动过速,心电图常见心肌劳累,过饱的饮食会加重心脏负担。
3.3 根据病情选择食物 食物有寒性和热性之分,也有些食物不寒不热比较平和,一般应选用比较平和的食物或选择偏寒的食物。
4 参考食谱
4.1 西瓜雪梨汁
功效:清热生津止渴。组成:西瓜汁、雪梨汁适量。
西瓜:味甘,性凉。清热养阴,生津止渴。
雪梨:味甘微酸,性凉。滋阴清热,润肺止咳。
4.2 花旗参生地瘦肉汤
功效:清热养阴,生津安神。
组成:花旗参5~10g,生地30g,瘦猪肉100g,煲汤,油盐适量。
生地:味甘苦,性寒。清热凉血滋阴。
花旗参:味甘苦,性凉。益气养阴、生津???神。
4.3 薏苡仁粥
功效:清热利湿。
组成:薏苡仁30~50g,梗米100g,煮粥。
薏苡仁:味甘淡,性凉。健脾利湿,清肺排脓除痹痛。
4.4 赤小豆粥
功效:赤小豆清热利水消肿。味甘酸,性平。
制法:赤小豆50g,梗米100g,煮粥,咸甜皆可。
4.5 鸭肉面
功效:健脾益气养阴,利水消肿。
制法:鸭肉适量,洗干净,切碎加入调味品炒熟,另将面条煮熟后加入鸭肉,可作主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