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甘蓝型油菜无蜡粉早熟杂交品种选育-成都农林科学院.DOC

甘蓝型油菜无蜡粉早熟杂交品种选育-成都农林科学院.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甘蓝型油菜无蜡粉早熟杂交品种选育-成都农林科学院

甘蓝型油菜无蜡粉早熟杂交品种选育 莫鉴国,余 勤*,李万渠,彭云强 (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四川 成都,611130) 摘要:针对我国油菜生产上对早熟品种的迫切需求,在已有的隐性无蜡粉标记甘蓝型基础上,选育了一批无蜡粉早熟优良不育系及其保持系与恢复系。利用以上优良三系配制了一批杂交组合进入正规品比试验,其中表现突出的有07G-7、07G-11等,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同时,探索研究了与此相关的“早期关联测选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的方法”、杂交种不育株产量效应和混播制种效应。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无蜡粉;细胞质雄性不育;早熟 杂交油菜在我国已大面积推广应用,其中细胞质雄性不育是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目前大多数胞质不育杂种都是利用波里马胞质不育系选育而成[12],其不育系易受温度影响,在低温条件下常出现微量花粉,从而影响杂交种子质量[3]。有关研究表明微粉造成的杂交油菜不育株对杂交种产量有较大影响[~1]。此外,无论是耕作制度的优化还是机械化种植的发展需要,都对早熟品种提出了非常迫切的需求。经过多年的研究,本课题组已成功选育了一批集无蜡粉标记、早熟和双低等特性于一体的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1],培育了优质早熟三系杂交组合。现报道有关结果。 1无蜡粉早熟油菜新品种选育 已有无蜡粉标记基础上,本课题组配制了155个无蜡粉优质早熟三系组合,其中以优质无蜡粉早熟组合07G-7、07G-4、07G-11、11 G-7等表现较好。 07G-7参加2010年度四川省区试早熟组试验,9个点中7个点增产,平均产量2.82t/hm2,比对照德油早1号增产3.1%,其产籽量在该组双低组合中居第一;2011年参加四川省油菜区试早熟组试验,9个点中6个增产,平均产量2.65t/hm2,比对照德油早1号增产1.96%。参加2009年重庆市作物所试验,产量2.77t/hm2,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10.34%,熟期比对照早5d。2011年参加重庆市区试,产量2.65t/hm2,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12.13%,增产极显著,在12个参试组合中名列第二。2012年参加重庆市区试,产量2.56t/hm2,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11.90%,增产极显著,在12个参试组合中名列第4。生长势强,性状一致。抗倒性与CK相当。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芥酸含量0.2%,硫苷含量18.78(μmol/g饼),含油量41.76%。产量比试验全部参试组合平均产量增产5.75%。该组合两年区试12个试验点次11个增产,增产点率91.7%,产量变幅1.823.11t/hm2,平均产量2.60t/hm2,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12.02%。该组合早熟性十分突出,区试平均全生育期比对照油研10号早7.8d,特别适宜稻油轮作耕制。目前通过了重庆市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亲本鉴定正参加2013年度重庆市油菜生产试验2013年底审定。2009年参加三峡所品比试验产量1.66t/hm2,比对照增产9.2%,熟期早4d。参加2009年度四川省市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油菜联合试验,产量2.53t/hm2,总平产量名列第一,比对照增产32.93%。2010年度该组合参加湖南农业大学品种比较试验,产量2.39t/hm2,比对照增产10.9%,12个参试种中该组合名列第3,在冬油菜组合中熟期最早;2011年度该组合参加湖南农业大学品种比较试验,产量2.77t/hm2。2012年度该组合参加湖南农业大学早熟品种比较试验,产量2.00t/hm2是2010年度和2011年度该校通过多点、多播期、多指标筛选的优良早熟组合之一。 07G-11参加2010年度四川省区试预试,5个试点中4点增产,平均产量2.24t/hm2,比对照德油6号增产6.15%;参加2011年度四川省油菜区试中熟组A组试验,9个试点中8点增产,平均产量2.77t/hm2,比对照德油6号增产9.26%,增产极显著。该组合2011年度参加湖南农业大学品种比较试验,产量3.12t/hm2,居试验第一位。该组合2013年度参加桂林农业科学研究所引种试验,产量1.94t/hm2,比对照中双10号增产11.12%。 07G-4参加2010年度四川省市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油菜联合试验,5个点均增产,平均产量2.61t/hm2,比对照德油6号增产4.95%,增产显著。该组合参加2011年度四川省市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油菜联合试验,4个点均增产,平均产量2.46t/hm2,比对照德油6号增产10.96%,居试验第二位。 11G-7参加2008年度品比试验,产量3.67t/hm2,比对照德油6号增产19.23%,增产极显著。该组合参加2011年度品比试验,产量3.66t/hm2,比对照德油6号增产14.35%,增产极显著。该组合参加2012年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