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大题试卷分析
2004学年徐汇区高三年级语文学习能力诊断题
考点、补充答案及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现代文阅读
一、2004年地球生存报告
(一)本大题考点分析及补充答案:
这是一篇以说明为主的文章,与2004年秋考(关于报业情况的调查报告)、2005年春考(关于京剧发展的演讲稿)的命题思路是相一致的,主要考核学生对应用类文字的理解阅读。
1、(1)考点:对说明文相关知识的掌握。
(2)补充答案:体现了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或增加了统计数据的可信度/说服力,得2分。
2、(1)考点:对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
(2)补充答案: 只答“环境状况”/“148个国家的环境状况”,得1分。
答“人类对地球造成的‘冲击’”,得1分。
答“自然资源的生态承载能力”,得1分。
3、(1)考点:对文意的理解和语言概括表达能力。
(2)补充答案: 生态超负/生态超载/生态失衡,得2分。
生态超标/生态超重/生态重负/生态失重/生态失控/生态失调/生态危机/地球超载/地球超负荷/地球不堪生态足迹重负/地球不堪重负,已体力超支,得1分。
生态超负荷/生态大脚/生态大嘴/生态黑手/生态杀手/生态越轨/生态侵略/生态膨胀/人类生态足迹过度扩张/人类生态足迹已超过地球生态面积/大脚丫撑破了小鞋子/大象站在了一颗石子上等,得0分。
4、(1)考点:对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
(2)补充答案: 把“物质生活水平高”与“自然资源的过渡开采使用”合在一起写,另一条写了多余信息,得3分。
一条写“物质生活水平较高的国家或地区……”;另一条写“物质生活水平较低的国家或地区……”,是同一角度的两个方面,得2分。
照抄原文句子或简单重复报告内容,未得出结论,得0分。只写中国的环境情况,得0分。
5、考点:对文中重要信息的理解以及理清文脉、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
6、(1)考点:归纳文章要点及文字表达能力。
(2)采分点: 内容3分——人口数量多,得1分;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快速,得1分;对资源需求量也将不断增长,得1分。表达1分。
(二)本大题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错别字多。例如:可性(信)度、权威信(性)、数剧(据)、公倾(顷)、复合(负荷)、富欲(裕)等。
缺乏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动辄机械地、不管三七二十一照抄文中的句子。尤以第2题和第4题为甚。
审题不完整或不仔细。答非所问,对出题意图理解不清、把握不准。如第3题,仔细审题会发现有2个要求:(1)对内容的理解——“……超过……”;(2)对形式的限定——“模仿……的命名”。再如第6题,有些学生照抄文中第13段全段文字,这实际上是未注意到题干中的“中国”二字。
表达能力不强。有些学生可能审题清了,理解也正确了,却苦于语言积累贫乏,找不到恰当的词语表达。如第3题,表述为“生态越轨”、“生态膨胀”等。再如第6题,在稍长的文字表答题中出现有歧义、成分残缺不成句、表述不清等情况。
二、金字塔感言
本大题考点分析及补充答案:
7、(1)考点:理解文句含义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2)补充答案: 把文本第二段一、二行有关句子整合成:出自人类之手的最伟大的建筑物,却是一堆巨石加一副枯骨。得2分。
以下两种情况得0分:
审题能力欠缺,只关注“金字塔”三字,答成:金字塔仅仅是当时王者的虚荣和骄狂。
②理解不到位,答成:哲人认为世人不管多努力,万事到头终为空。
(3)答题情况:答题准确率较高,八成以上同学得2分。
(4)答题提示:①对文句的理解不能离开语境,不能游离于文本全文;②注意审题。
8、(1)考点:总体把握文意及诠释文中关键句子的能力。
(2)采分点: 题干中的关键词是“不复存在”、“一切”和“坟墓”,文中的“坟墓”象征了所有已不复存在的民族留给后人的,供后人缅怀、追忆的,以任何形式存在的有影响有价值的东西,包括具象的和抽象的。采分点关键词是:不复存在的民族;以任何形式存在供后人缅怀的东西。
(3)补充答案:①得2分:民族虽不存在了,但它创造的精神和文明却依旧可以靠各式各样的“坟墓”垂垂永久,彪炳史册。
②得1分:任何民族都有各自的文化,有些民族虽已灭亡,但全用坟墓把他们的文化留传下来了。
③得0分:一个民族一旦灭亡消失,其所创造的文明将不复存在,不管它的形式如何都没有任何意义了。(对关键词“坟墓”理解恰好相反)
(4)答题情况:得1分的居多。原因有二:主要是没有根据语境理解句意,或是理解得不通透;其次是表述不到位。
(5)答题提示: 对关键词和关键句一定要据全文来理解,遵照客观化原则,遵循文本的意思。
9、(1)考点:对写作技法表达作用的把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