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探刘德海琵琶音色的把握与应用
琵琶――拥有近百种演奏技术和独特而微妙的音响音色,成为艺术表现力最丰富的民族乐器之一。
作为一门表演艺术,琵琶演奏者在诠释作品时如何对音色进行把握和处理、如何通过不同的演奏技法发出不同含义、不同情感、不同色彩的声音,成为琵琶美的价值的高层次、深层次体现。音色是音乐艺术的灵魂,音色的变化不仅关系到艺术表现手段丰富与否,而且还关系到琵琶艺术能否向更高更深境界的发展。
本文以刘德海在乐曲中对音色的把握与应用作为研究对象,从“人文关怀”角度重新审视琵琶音色的运用与创造。“音响的丰富多变,无疑是提高艺术感染力的一项技术革新,实质是美学观念的更新。”①琵琶艺术的演奏者正是基于各自处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中,在不同审美理念的指导下,将自己对音乐的丰富想象和内心感受,运用到琵琶丰富的音响中去,进而更好地拓展琵琶音乐的艺术感染力。
一与多――手形的变化
综观近代琵琶艺术的发展,汪派的苍劲凝重、平湖派的诗情冲动、崇明派的质朴童趣、浦东派的细巧清丽等,各流派在音色处理上各具艺术特点,对音色的运用直接体现出各流派所欣赏与追寻的文化艺术气质。但如果将一种声音、一种方法贯穿于所有音乐的表现中,音色的魅力就将因为游离于音乐的整体之外而不复存在。因此,“打破中外古今、东西南北界限及人为设置的障碍”,还原一个富有人文情怀,并且具有技术整合内涵的音色结构,既是当今对传统琵琶音色观的反思,也是发展琵琶艺术不可回避的论题。
“我与琵琶坚持一分为三、合三为一的观点;分为手段合为目的,以整体的‘一’统合二极把握全局。追求一个共性个性兼有的‘我’”。②琵琶艺术大师刘德海以整体的“一”为其琵琶艺术发展作为指导理念做把握,运用到“用什么样情感去宣扬什么样的理念;用什么样音响去抒发什么样情感;用什么样技法制造什么样音响”③的演奏创作思路及步骤中,以从音乐出发的整体视角,重构琵琶音色,引导听众从传统琵琶音响中走出来,展现出一个音响变化莫测、音色五彩绚丽的琵琶新声。
“做人做事弹琴皆以‘中’为起点。‘不慢不快、不强不弱、不刚不柔、不紧不松、不虚不实、不大不小……’二极取其“中”。先走兼容之道求其共性,后在交融撞击中经优选求其个性,再后在竞争中迎接挑战力争立于不败之地。兼容――优选――鼎立,是我以‘中’求进取求发展而区别于传统中庸的总体模式。树立一个以和谐为本的‘中和思想’,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沉浮不定的人生、光怪陆离的思潮、五颜六色的风格,能够始终保持头脑清醒。
琵琶技术发展以‘中’为起步,‘中和’之声无特色,故它具有更大包容性和更多适应性。”④
中和之声,即是刘德海音色观中的“一”,这个“一”是琵琶基本之声,因为无特色,可以变化的空间极大,所以才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与适应性,成为变化后的“多”的基础。“一”与“多”这两者的关系极为紧密,“一”蕴涵着“多”,“多”离不开“一”。没有了一,就没有了基本声音、基本规范,显得杂乱;而只有基本声音,没有变化,又显得单调乏味。刘德海几十年琵琶生涯,从学习流派的风格到跳出流派,终于找到了一个“点”的中和之声,这是无特色、无风格的基本音色,这是琵琶“万声之源头”。
1.指力与腕力或不分主次或主次交替的合力运动。
2.食指与大指两指相碰以小交叉角度为宜。即大指在上方食指在下方,弹挑与弦接触点为两个点。
3.弹挑基本方法的触弦位置约复手向上6公分处为最佳位置;音响适中,不偏不倚。
4.小臂自然下垂,掌心放松,手腕略凸起,指腕小臂与面板呈小三角状。⑤
1976年,刘德海在华罗庚先生的帮助下,确认了琵琶弦上最佳发音点是在有效弦长的十二分之一处,即在复手上方约6厘米的地方。此处音色不软不硬、有骨有肉,实为“中和”之声。以最佳发音点做分水岭,触弦点越向上、向品位处移动,弦的张力越小,余音越长,点的感觉减弱,音色也逐渐柔和、松软、暗淡、飘渺;触弦点向下、向复手处移动,弦的张力变大,余音渐短,颗粒性强,音色逐渐明亮、锐硬、坚实,靠近复手时,音色生硬、干涩。
在作品《滴水观音》中,繁复的技巧不复存在,庄严的神韵和民间温暖的情怀饱含于内,技术的应用转而以最基本的弹挑、轮指为主,这是艺术上的“返璞”,更是由“多”化为“一”的艺术回归。此时的弹挑,要求具有完美高超的控制感觉,不快不慢、不强不弱、不刚不柔。极具修养综合的“一”,才能创造出旋律深长的独特意蕴。该作品为我们树立了一个“点”的综合之声的范本。
围绕基本手形――“一”,拓展为“多”――龙眼、凤眼、丝竹三种,音色特点对应厚实、坚挺与轻巧。
龙眼:以虎口形似龙眼而得名。龙眼手形发音宽实温厚、柔美温和,它“善慢善文善轻快,不善强力度快速。”⑥在《大浪淘沙》中,刘德海以阿炳“苦”音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兵天血地话过去.doc
- 冰雪摄影之雪景拍摄的要点.doc
- 并不存在的马里昂巴德.doc
- 并非每一个士兵生来都是嗜血的.doc
- 并未远去的“思想者”.doc
- 拨动戏剧的青春琴弦.doc
- 波兰的光影世界.doc
- 波兰肖邦音乐学院钢琴教育探究.doc
- 播洒快乐阳光的人――晓丹.doc
- 播音员主持人语言失误的原因及影响.doc
- 2025年天津市冷链物流基地配套道路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母婴护理会所专业化服务升级路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成都市私立医院医美抗衰中心创建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成都市淡化海水在城市道路清洗领域的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环卫厨余垃圾生物处理技术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花西子针对户外运动妆容的可行性.docx
- 2025年上海市生物发电于秸秆炭化还田协同发电的可行性研究.docx
- 2025年天津市物造纸在可降解农用地膜领域的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无人值守充电站智能运维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竹荪种植连作障碍防治技术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