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实证检验——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分析.pdfVIP

1985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实证检验——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分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85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实证检验——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分析

维普资讯 22107年第5期 经济经纬 ECONOMICSURVEY No . 5 20o7 1985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实证检验 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分析 骆祚炎 (广东商学院金融学院,广东广州 510320) 摘 要:实证分析表明,罟民消费存在过度敏感性,消费由当期收入决定的消费者所 占比例不低于68%。收入和就业的不确定 性、支出增长的预期、微弱的资产财富效应和流动性约束是导致过度敏感性的主要原因。较保守的消费习惯和利率效应的弱化 也对消费的过度敏感性产生影响。为减缓过度敏感性对消费的负面影响,应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全 消费信贷等社会信qj制度,抑制住房和医疗等消费价格的过快增长。 关键词:消费;过度敏感性;状态空间模型 作者简介:骆祚炎(1968一),男,湖南澧县人,经济学博士,广东商学院金融学院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金融市场理 论、消费理论及社会保障理论研究。 基金项 目:广东省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的部分研究成果;研究过程同时受到广东省 “千百十工程”第四批人才培养计 划 的支持。 中图分类号:F12;F2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7)05—0018—04 收稿 日期 :2007—06—10 一 、 有关消费过度敏感性的文献回顾及问题的提出 消费及收入无关。然而对该理论的实证检验却表明,消费对 凯恩斯提出绝对收入理论后 ,库兹涅茨对美国1869年 ~ 收入存在 “过度敏感性”(Flavin,1981)和 “过度平滑性”。由 1938年的国民收入与个人}肖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发现,消 于理性预期假说不能很好地解释在存在风险和信贷市场不完 费始终与收入维持一个固定比率..这便是 “库兹涅茨反论”。 善情况下的t肖费行为,坎贝尔和曼丘就提出一个所谓的入假 为了解释这个反论,一些新的消费函数理论应运而生。持久 说 (1991)。他假设经济中存在两类消费者,一类消费者按照 收入论和生命周期理论对此做出了贡献。这两个理论虽然从 LCH选择消费路径;另一类按照即期收入来确定当期消费。 本质上是前瞻的,但在方法上却是后顾的。为了克服这种矛 第二类消费者所 占的比重为入,则全社会的总消费函数为:∑ 盾 ,霍尔采用理性预期的慨念 ,用随机方法修正了上述两种假 e=(1一入)E.Y +入y.。该理论实际上是对持久收入理论和绝 说的缺陷(ttall,1978)。他用欧拉方程刻画消费者在两期t肖 对收入理论的一个综合。检验结果表明,{肖费者滞后3期时 费之间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者相对价格的情形。他假定效,F}j 入的估计值为0.42,滞后5期时入的估计值为0.52,消费对收 函数为二次型 入存在过度敏感性(彭文平,2001)。 近年来,学者对中国消费的过度敏感性进行研究。宋冬 nax[∑ (c.一导c)] 林等(2003)认为,中国城镇居民}肖费在经济转型期表现出过 这样在某一期消费的边际效用 (成本)为(1一dc..),在第 t期 度敏感性 ,有必要采取措施矫正这种过度敏感性。宋冬林等 的期望效用收益为E..(1一OtC.) 根据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某 没有根据LCH假说考虑利率对消费的影响。彭文平(2001) 期的边际效片】和第 t期的期望效用收益应该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